地师_二百二十二章、海捞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二十二章、海捞瓷 (第2/3页)

很舒服,到后面和倪老板聊天去了。

    倪老板问游方这两年都做什么了,游方很坦然的答道:“去读书了,学习一些历史以及考古方面的知识,充充电,顺便做一些收藏买卖。”

    倪老板赞道:“好啊,年轻人就应该多学,在江湖上谋个好地位,你老哥我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呀,只能在这里死守着这家店混口饭吃。看看那些专家,平时开开鉴定证书就能挣钱,玩这套咱不比他们差啊,就是没人认你。”

    游方笑道:“话也不能这么说,人家水平不比你我差,而且当年付出的更多,江湖地位不是凭白来的,而且玩的不好就容易砸了自己的招牌。”

    倪老板凑过来小声道:“小游子,你既然还在干这行,今天突然跑到潘家园来了,是不是淘着东西想出手,有好货的话让老哥我先看看,一定给你个公道价,不用再四处对缝了。”

    游方本没打算做生意,但是听倪老板这么说,想了想道:“也没什么好东西,最近得了两件玩意想出手,您给个价吧,我着急等钱用。”说着话摸出两根金条放到桌上。

    倪老板一看略显失望之色,随即又笑道:“原来是黄鱼啊,这东西说是古董勉强了点,但确实很保值,而且如今见到的不多了,解放后几乎都让国家收去做黄金储备了,大部分早就熔了。……你想要多少钱?”

    游方:“给你就是个实在价,两根八万。”

    倪老板:“七万,你总得让我赚点啊。”

    游方:“成交!”然后两人都笑了。

    这笔买卖做成之后游方又问了一句:“老板,最近有什么好货色?”

    倪老板神神秘秘的一笑:“也就是你来问,别人我还不肯拿出来呢,刚收的家伙,是真货!”他去了后面的货仓掏出来一个不起眼的牛皮纸包,打开好几层,拿出了一只杯子,淡青色的百圾碎开片釉,直筒形,圈足有锈痕。

    游方一看见这件东西眼睛就眯起来了:“哥窑的宋瓷,这亮不对呀,既不是打眼的贼光,又不像刚出土的新光,我瞅着怎么带着一股生腥气?这釉面还缺了两块,像是被硬掰下去的,太可惜了。”

    倪老板点头道:“游老弟,你真是好眼力,看出门道来了,再仔细瞅瞅,这物件是什么来历?原先我们铺子里可没卖过这种东西。”

    游方上手又打量了半天,恍然大悟道:“这是海捞瓷啊!”

    所谓海捞瓷,就是从古代沉船中打捞出来的瓷器。自古就有海上丝绸之路一说,商船自东南沿海一带出发,穿过台湾海峡经南海,将中国物产销往东南亚、南亚、中东以及更远的地方。与其说是丝绸之路不如说是瓷器之路,宋代之后,船运外销的货物主要就是瓷器,从宋代开始,就有专门的外销瓷器生产,这样的器物造形与纹饰经常带着典型的异域特征,但工艺都是标准的中国古代陶瓷烧造技术。

    古代出海行船风险很大,海盗只是其次,最大的危险是不可测的风浪,但自古杀头的买卖都有人做,有丰厚的利润自然会有很多人愿意冒险。千年以来,不知有多少满载瓷器的商船被汪洋大海吞噬,静静的沉睡于海底不为人知,出长江口沿东海岸,尤其在南海海域一带分布的最多。

    现代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可以运用声纳、磁力计等多种仪器探测海底,有很多人也打起了在海洋中寻宝的主意。在西方,沉船探险一直是很多探险家最热衷的“事业”之一,近年这股风潮也蔓延到中国近海一带。有很多人以科考的名义在干这些事,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茫茫大海管理起来也非常困难,地面上的盗掘还抓不过来呢。

    海底寻宝成本高、投入大,找到一艘沉船很不容易,可一旦成功,收获是相当大的,想想一船的古瓷的批量是多少?至少不低于上万件,其中有很多仍然保存完好,只要能捞上来,其价值甚至不亚于打开一座古代帝王陵!

    倪老板呵呵笑了:“不错,就是海捞瓷,听说是南海中沙群岛出水的,最近过来了一批,看样子有一条船被掏了。”

    游方皱了皱眉道:“这物件品相有点残啊,虽然看上去是完整的没破,但是釉面缺了两小块,不是磕碰的痕迹,可能是长了珊瑚或者牡蛎一类的东西,清理的时候不小心,怎么能硬掰呢?这东西八百年前沉船时没碎,现在倒好,出水之后反倒让人给弄伤了!”

    倪老板叹息一声:“谁说不是呢!估计东西出来的太多,清理的人手不够。……但是好货色也落不到我手上啊,老弟,你感不感兴趣?”

    游方又瞅了半天道:“我要了,给个实在价吧。”

    倪老板:“跟你就没什么好兜圈子了,算我倒霉碰着行家,一口价十二万。”

    游方又取出了一根金条:“加上刚才那两根,换这个杯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