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章 二舅很生气 (第2/3页)
不过,既然姥姥想去一趟,那就找个时间带姥姥去趟好了。 便跟姥姥说,他在京城那边买了套房子,等过完年,手续也就办的差不多了。zWWx.org 正好杨文松也要回京,就一块去一趟。 姥姥开心极了,迫不及待的就给李东老姑奶奶打了个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 李东老姑奶奶也很开心。 ………… 中午,李东就在大舅这吃的饭。 二舅,张晨阳,杨文松,滕飞,还有大舅妈二舅妈,张晨星、张晨月、张晨光,一帮人听说李东回来了,都从城里过来了。 一起吃的饭。 李东问了问二舅那边工程进展情况。 二舅说一切顺利。 张晨阳则说,动迁过程中遇到了几个刺头,不过被二舅三下五除二给解决了。 李东心中一惊,忙问怎么解决的。 张晨阳不无得意的说,一共三家,一家是个老无赖,一家是教师,还有一家做小买卖的。 那个老无赖老婆死好多年了,只有一个儿子在省城,大学刚毕业。 张晨阳联系了几个省城的朋友,把那小子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 然后,玩了个仙人跳。 拿住把柄之后,回来就跟那老无赖说,要么老老实实的签了协议,要么,他们就告他儿子,让他儿子去坐牢。 老无赖害怕了,老老实实的就签了协议。 教师那一家,手段就温和了许多,那老教师是个民办教师,一直没转成公办,二舅托关系给他转成了正式的,老教师很感激,二话不说就把协议签了。 那家做小买卖的,就是在城里租了个门头卖油条。 二舅就把那门头给买下来了。 不签协议,就让他滚蛋,签了协议,租金降一半儿。 那家也痛痛快快的签了协议。 都没用什么暴力手段,略施小计,就把三个刺头全拿下了。 因为动迁工程完成的很顺利,二舅还受到了市领导的褒奖。 其中一位专门负责此事的领导还跟二舅私下里承诺,以后市里的这种拆迁改造工程,都交给二舅了。 李东这才放下心来。 也不得不佩服二舅。 正所谓恶人还得恶人磨,二舅对付这种刺头,还真挺有一套的。 而且,通过这事,二舅这也算是跟市里领导搭上关系了。 有了这层关系,二舅再注意一点,别做些出格的事,想来这一世扫黑除恶应该扫不到二舅了。 李东又问二舅,项目什么时候动工。 二舅说开春就动工。 李东问资金方面有没有问题。 二舅说问题不大,都不用他去找,已经有几家银行主动找他了,给他批了十个亿的额度,足够用了。 李东想了想,十个亿的启动资金,确实是足够用了。 便又嘱咐二舅,这个项目,是盛海地产的第一个项目,一定要做好了。 从设计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一定要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不能为了省钱,弄些豆腐渣工程。 各个环节的监督审查工作要到位,防止施工单位在中间滥竽充数,以次充好,欺上瞒下。 另外,坚决杜绝工程分包。 总之一句话:质量就是生命,口碑赢得市场。 对于李东的这番话,大舅是深以为然。 对二舅说,房子是老百姓安身立命的地方,盖好了,老百姓感激你一辈子,盖不好,老百姓骂你一辈子,不能为了多挣那俩钱,做些伤天害理的事。 别跟前两年那个虹苑小区似的,房子盖了没两年,都快成危房了,业主天天拉横幅,老板都快成过街老鼠了,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二舅连连点头,说他知道该怎么做,他会安排手下人,全程监督整个施工过程,谁敢给他闹些幺蛾子,就别怪他不客气。 李东又说,现在很多房地产企业,都追求速度。 大量甚至溢价拿地,拿地之后,立马抵押贷款,然后尽快开工建设,尽快销售回款。 这种高周转形式,确实可以让企业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 可代价就是,房子的质量无法保证。 本该两年建好的房子,结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