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人的餐桌 第979节 (第1/3页)
就等兴庆宫门口环手肃立的礼官一声令下,就可唱名进入皇家宫苑。 云初瞅一眼东山方向,那里,月亮还没有出来。 月出东山的时候,就是盛宴开始之时。 鲁绣,卢照邻,杨炯匆忙而至,云初看看后边,没有发现武氏兄弟的影子。 为人一向机灵的卢照邻立刻道:“武氏兄弟今晚为宾客。” 云初道:“人怎可能一辈子都趋吉避凶呢。” 杨炯道:“这样的人难当大任。” 云初笑道:“很好,经过这一场,皇后也会这么看待武氏兄弟的。” 鲁绣低声道:“过于聪明也不算是好事,陛下要的还是臣子的正大光明。” 云初遗憾的看着鲁绣道:“正大光明,何其难哉。” 鲁绣轻声道:“鲁绣今日以后,当抱元守一,持之以恒,以正大光明示人。” 云初笑道:“道路千万条,你偏偏选了最难的一条路。” 一个礼官来到云初身边施礼道:“君侯,陛下已经沐浴完毕,酒池酒水已经注满,看盘已经摆好,座位已经安排妥当,乐师,歌伎,舞者,伶人已经就位,再有三刻明月也将出山,该是宾客进场的时间了。” 云初道:“六百个座位,还有多少空置?” 礼官施礼道:“座无虚席。” 云初淡漠的道:“将武氏兄弟的座位安排到最远的位置上。” 卢照邻笑道:“既然他们不想沾染长安的事情,放远些也是有道理的。” 云初看一眼幸灾乐祸的卢照邻道:“跟那些没关系,六百宾客,只有他们兄弟未曾花钱。” 第一百七十四章 返璞归真的李治 自古以来,长安最美的景色便是月下长安。 上弦月下的长安孤冷清寂,繁星点点成河,幼童遥指银河听母亲说天上那些永远也讲不完,听不腻的老故事。 满月时候的长安,满地银霜,千家万户捣衣,舂米声不绝于耳,偶尔会有井头的妇人一边浣衣,一边唱从青楼偷听来的曲子,虽然唱的不好,却有很多的浪荡子愿意倾耳听。 只有下弦月最为肃杀,寒光照耀在铁衣上,照耀在锋刃上,寒芒闪闪。长安没有胡笳声,只有寒光铁衣背后温暖的万家灯火。 今日月光皎洁,淡黄色的巨大圆月从东山升起的时候,晋昌坊门口那座巨大的鸾凤也就开始闪闪发光了,七彩的羽翼随着灯光明灭,像是活过来一般,就要引吭高歌。 月光下,原本黝黑的大雁塔的东面被月光铺上一层寒霜,这就让这座被长安人诟病许久的高塔,如同一柄生锈了一半的尖刺,直挺挺的刺向天空。 万国颂德天枢上的火焰依旧在熊熊燃烧着,只不过,它发出来的光芒太弱,被明月轻易的压制,宛若一盏在寒风中摇曳的烛火。 兴庆宫的烛火点亮的时候,长安立刻就活过来了,一片明烛与天空中的眀月相辉映,就像是一场人间与天宫的对话。 “噫吁嚱——噫吁嚱——天高几重?” “噫吁嚱——噫吁嚱——天高九重!” “噫吁嚱——噫吁嚱——吾皇何在?” “噫吁嚱——噫吁嚱——吾皇更在九天上!” “噫吁嚱——噫吁嚱——明月为烛,雷霆为鼓。” “噫吁嚱——噫吁嚱——风做蒲扇,雨为琼浆。 “噫吁嚱——噫吁嚱——大地为台,长安为盘。” “噫吁嚱——噫吁嚱——龙凤为馔,江河为饮。” “噫吁嚱——噫吁嚱——挖一勺洞庭水且为吾皇贺。” “陛下之寿三千霜,国运万里长。” “陛下之寿三千霜,国运万里长……” 礼官带着一众官员开始吟唱迎接皇帝的颂词的时候,云初站在最边上,所以看的很是清楚,那些官员在吟唱颂词的时候,是真的希望大唐皇帝长寿,更希望大唐国祚绵长,至少,这一刻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一声金钟响起,先是八名手持仪仗的力士出现分别肃立两边,他们身材高大不说,每个人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