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2章 秦王问政(三) (第1/2页)
“先生,寡人熟读商君之法,也为商君之死而惋惜。 然而,先生却颠覆了寡人对商君之法的认知,让寡人明白秦国看似强大,实业危如累卵。 当日,先生让盖聂传我浴火重生之言,寡人为此,曾亲历秦川大山,深入的了解大秦的现状。.ZWwx.ORG 然,越是了解,寡人越明白这其中暗含的凶险。 商君之法已历六世,朝中既得利益者盘根错节,就算寡人面对此等局面,也是有心无力。 先生,你既有心改天换日,那这其中要面对的危险,你可曾做好心理准备? 自古变法者,皆死于非命,先生,届时你可会后悔? 变法之路,自古就有进无退,其同道者寥寥无几,注定是一场孤勇者之路,先生,届时你可会伤心?” 墨无痕闻言漠然。 内心不断的质问自己,是否真的做好了心理准备。 脑海中,一幅幅过往的画面不断浮现。 那是秦国关中那一群漠然而坐的佃农。 那是一个个困在牢笼中的鲜活少女。 那是荒野上孩童身后的残垣断壁。 这一切的一切,皆是因为这相爱不敢爱乱世。 想到这里。 墨无痕突然想起曾经与刘季说过的话。 ‘打造一个理想国度吗?原来,我的内心早就有了答案。’ 只见墨无痕露出一缕微笑。 “既已知之,何惧之。孟子曰:虽千万人吾亦往矣。 时之弊端,任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乎? 吾,做不到。既做不到,吾必改之。 变法之路,本非常路。绝旧迎新,浴火重生。 以千万人之尸骨,铸新法之基。这本就是法之献祭,若不如此,何以立法? 变法之士,自古以来有五难。 一曰、君王不信。变法之士,尽皆正直之人,又岂会上下献媚君王所好?因此变法之士多为君王所猜忌与疏远。 二曰、处势卑贱。变法之士,官卑而爵低,遇事无断事之权,而其所反对者,皆乃位尊之人,又岂是易于? 三曰、无党孤特。变法之士,自古革新除旧,朝中群臣皆敌,大殿之上群臣虽众,然其孤立者必为变法之人。 四曰、反主意与同好争,一人与一国争。变法者不仅需与朝争,还需要与在野争。无论朝野,尽皆群敌环饲,这些权势利益者,必不愿任人宰割,此乃道争,因此变法之人需以一人与一国争。 五曰、缺乏故交根基。变法之人皆为孤勇者,以一人之身,推动法之变革,若飘摇之浮萍,下方又何曾有过依托?唯一力而行罢了。此乃变法者之五难也。 若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心,又何敢言此事?” 嬴政闻言内心万般思绪。 最终汇聚成一句话。 “先生既有此决心。寡人又岂可惧之?寡人愿与先生同行,同为孤勇者。” “有王上此话,变法之事又何愁不成?谁说变法之士无同行者?在下有王上一人,胜千万人矣。” 片刻后 两人大声放声大笑,心中好不畅快。 这一刻,那绝顶的悬崖,又多了两个一览众山小的孤勇者。 片刻后 只见嬴政拱手。 “先生,若您执政,当如何为之?” 墨无痕沉吟片刻,看向远方的天际。 “时政利弊,当先明了问题之所在。 而今的问题,需明白,目前的秦国,强在哪里?弱在哪里?是否有错,若有,又错在哪里?其当有何后果?” “请先生告知。” “秦,虎狼之师。民不畏死,闻战则喜,此乃强军。 严刑厉法,深入民心,民信国威,政令通畅,此乃强国。 外加秦国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