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九章 新兴势力 (第4/4页)
我刚刚得到了消息,开封城中只有一万三千多人,首领可以速取。” “多谢相告!” …… “快看,出来了,出来了!” 军医院之中,无数医生都围在外面,伸长了脖子,向里面巴望着。在众人的中间,有个老者面无表情地盯着,在他的对面坐着一个年轻的汉子,在他的胳膊上插着一根针头,顺着针头连接着一根长长的管子,延伸到一个干净的玻璃瓶之中。 只见鲜红的血液顺着针头涌出,沿着长长的管子,缓缓流到了玻璃瓶之中。没有多大一会儿,瓶子里就差不多有了三分之一。 而坐在对面的汉子手臂不停的颤抖,额头冒出了汗水,咬着牙硬撑着。 这时候老者站起来来,按住他的胳膊,迅速将针头抽出,用一块酒精棉按住了伤口。 年轻人傻愣愣问道:“吴神医,我什么时候死啊?” “死?再过几十年吧,谁说得准!” 年轻人霎时间把嘴巴张得老大,不敢置信地问道:“吴神医,我被抽了这么多血,难道不会死?” “才这么一点死不了,要是抽满一瓶子可就不好说了。”吴有性笑道:“回去多喝点红糖水,吃点红皮鸡蛋,好好补补身体,有个三五天就行了。” “哎哎哎,多谢神医,多谢神医!” 年轻人千恩万谢地走了,吴有性面对着面前暗红色的鲜血,嘴角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终于成功了! 这些年的时间,吴有性建立起完善的解剖学,对于人体的理解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尤其是处理大量的伤员,他非常清楚很多人都是失血过多才死的。 如果能把健康人的血液注入到伤员的体内,就能挽回生命。吴有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弄清楚血液之间大体上分为四个种类,只有输入同样的血型才能救命,不然只会杀人。 可是摆在吴有性面前的课题依旧严峻,那就是如何快速输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是不论铁制品,还是玻璃制品,都不方便。 就在这时候,从巴达维亚传来了消息,明汝新在荷兰人的状元发现了橡胶树,并且带回了十几桶橡胶。 这个消息传到了张恪耳朵里,他简直有些不敢置信。按照道理橡胶应该还在南美洲,历史上也没听说荷兰人发现过橡胶树? 不过转念一想,张恪也明白了,荷兰人到处进行商贸,探险家们从美洲弄到一点橡胶树并不奇怪。只是他们还不懂橡胶的真正用途,也就给埋没了。 他们不懂没关系,可是张恪懂啊! 有了橡胶这种材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跨越,首先医疗器具可以有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多受伤的士兵能得到救治。其次,他已经着手研制蒸汽机,虽然蒸汽机原理并不复杂,张恪手下的能工巧匠已经造出了原型。 不过很可惜,此时的蒸汽机只能摆在那里,道理很简单,体积太过庞大,加上密封差,功率低,没什么使用价值。 这就仿佛是饥饿的人,面对着一桌子酒席,却没法下嘴,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可是有了橡胶之后,一切都变了,有了橡胶,蒸汽机就能做的更小,功率更高。要不了多久,甚至能造出原始的火车,造出蒸汽铁甲舰。 哪怕需要十年二十年,张恪都等得起,只要进入了工业时代,凭着中华的天赋,绝对是君临天下! “橡胶,无论如何,也要多种橡胶树,弄到更多的橡胶!”说起来容易,可是橡胶生长条件严格,怕是只有在南洋才能种植,可谁又愿意接下这个担子呢! 那些养尊处优的豪商,让他织布烧瓷器没问题,可是去海外受苦,他们未必有这个决心。偏偏组织种植园,不懂商业的又不成,张恪搜肠刮肚,却怎么也找不到合适人选。 “王爷,拍卖台湾的田产差不多了,卫学彦出钱最多,一口气拍了一百万亩,真是好大的气魄。” 张恪眼前突然一亮,自己要找的人选来了!(未完待续。)青史尽成灰的辽东钉子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