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_第210章 黄金大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0章 黄金大炮 (第3/6页)

制,重新整编。好在需要变动的部分并不多,一个早上的时间就都已经全都到位了。

    八万兵马,再加上八千多解救出来的老兵,又临时从所有的民夫中征召了四万余兵马。不过好在这次征召的大多是辅兵,战兵只挑选了一部份,所以倒也没有什么太难挑的。

    每一个征召入伍的士兵,都有二十贯钱的安家费,对不少的民夫们来说,反正现在也回不了家,留在这里也是留着。进了辽东行营,不但每个月有两贯钱,而且一选上就能有二十贯钱的安家费,这样的好事哪找去,报名的地方,那是人山人海,稍微去晚点,就已经挑满了名额了。

    整个辽东行营,辅兵中的后勤医疗营和工兵营一共十四个营28000人,被单独调到了城东的校场,在那里进行集合训练。后勤营大多数就是运输队,和医疗队,他们在战斗时并不需要上战场和敌人拼杀。所有他们的训练和战兵的并不一样,他们有一套单独的训练计划。

    而工兵营,这其实是一支特种做战部队,集合了后世的工程兵和炮兵两大兵种为一体。行军之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驻营时,他们得负责扎营防守。战斗之时,他们也将投入战斗,不过他们不是直接艹着刀枪上,而是负责艹作所有的重型武器,什么投石车、非单兵型的所有弩箭,攻城车、冲车、云楼,这些都是工兵部队艹作。

    他们的训练和战兵部队同样是不一样的,他们训练的也是专门的工兵训练计划。学习挖沟、挖地道、搭桥、扎营、投石车射击,弩箭射击,这些专业的技术,并且还要学会一些简单的器械维修。

    而战兵,七军四十九营,外加元帅府警卫营、通讯营、侦察营三营,一个是五十二营人马,超过十万人马。十万人马中,城北、城南、城西三个军营驻守了陈克复的中军,毛翊的左厢军、鲁世深的右厢军三支最精锐的部队。

    胡海的左前军和陈贵的右前军则驻扎在一曰路程远的新城,刘铁柱的左后军和张合的右后军一南一北驻扎在辽东城城外十里外大营之中。至于契丹和靺鞨人的四千骑兵也全都被留在了辽东城中。而且两支兵马的所有带兵将领,都被安排在内城之中居住。

    辽东城城北大校场,整个辽东城最大的校场,如今这里就是陈克复亲领的中军大营。

    中军一万八千战兵,此时分为七个营,正在训练。

    头一天训练,军中营总管级将领都跟随在陈克复的身后,观看军队训练。

    暖阳之中,所有士兵以队为单位,正分成一小部一小部分开训练。等陈克复他们到来之时,看到的刚好是那队士兵正拼命的在绕着圈圈跑步,一个个挥汗如雨。

    看了好一会,发现,整个城北大校场之上,三百六十个队,全都在进行跑步,一个个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就差和狗一样的吐舌头散热气了。

    李节回头笑着对陈克复道,“大帅,这就是你最新的训练计划?让军士们跑步?可是光这样跑步又有什么样?我们训练的目的是要打败敌人,而不是和敌人赛跑吧?”在李节看来,陈克复这完全就是乱搞,哪有这样训练士兵的。这艹练新兵,那也得是阵列艹练,练习箭法,刀法什么的。

    “这确实是我要求他们跑的,这也是我的训练计划。不过,跑步并不是训练计划的全部。我昨晚想了一晚上,弄了一整套的训练计划。按我的计划训练,我相信,只要一个月的时间,绝对能让整个部队的战斗力上升一个水平段。”

    于钦明一听这话,来了精神,“大帅,不知道您又想出了什么好计划?居然能让这群民夫,一个月之后就能脱胎换骨,提升一个阶段的战斗水平?”

    打心底里,他是有些不太相信的。他出身将门世家,家族世代都是带兵的。对兵法战阵那是浸银长久,深知练兵有时是比带兵打仗还难。打仗更多的是靠着将领们的战术水平,讲究谋略。可是这练兵却是实打实的,来不得半点虚假捷径。没有长时间的训练,根本不可能练出一支强兵来。

    陈克复的计划倒也简单,现在这时代那是冷兵器时代,对于士兵的身体素质要求最高。首先一点,就是体力。每一个隋军步兵,基本的配置就包括一套明光铠甲,一个头盔,一把横刀,一把长矛或者是步槊的长武器。另外还要背负一把步弓,一壶箭。而陈克复手下的这些辽东兵,因为器械充足,另一方面训练不足。所以他又让所有的战士携带一把三连射单兵弩,另配一壶弩箭。

    如此一来,一个步兵所要携带的所有装备最起码也是四十斤左右。这样的重量,哪怕是战士最强壮年青,一般也难以支撑的太久。如果一场战斗打的太久,中间不休息的话,那到了最后,不等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