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2章 新罗公主 (第2/6页)
俊秀,英武十分。前后数十位少年郎骑着高头大马,簇拥护卫着一员将领。和那些少年郎差不多,那位被簇拥的将领同样也是位年青的过份的小将。 而且更加奇特的是,这员小将年不过十五六,皮肤白晳细腻,身子略微有些单薄。穿着一身黑色的普通战甲,头上一个黑缨铁头盔。细长的眉毛、挺直的鼻梁。咋一看上去,说不出的风流俊秀。只不过此时,这年轻人却眉头微皱,而且双目之间,也略显疲倦之色,月光之下,看向前方的目光之中,有种淡淡的忧虑。 前军一骑飞奔而至,在这夜色的山林之中显得格外的清晰。那骑兵直纵马来到中阵才停下,翻身下马,沉声道,“禀报殿下,再有一个时辰就到新城了。属下刚刚打探过了,那里如今确实是大隋国的旗号,山城城头旗帜森严,灯火通明,兵马众多。” “辛苦了,下去休息吧。”那被称做殿下的年青人一开口,却声如鹂鸟,婉转轻柔,说不出的动听,倒更似女子的声音。 等那报信的骑士退下后,那公子旁边的一位十**岁的少年郎道,“殿下,看来我们路上从那高句丽人那得到的消息没错。高句丽和隋国的战争吃了败仗,新城已经落入了隋人之手。这样看来,辽东城肯定也是落入了隋人之手了,看来我们这次没有白来。” 那被称做殿下的年青人,眉带忧色的道,“可是路上也有抓到的高句丽人说隋国的皇帝已经带着大军回了中原,这里只是一位隋国大将在留守罢了。如果隋国皇帝回了中原,那我们辛苦了一个月,从新罗来到这里,就有可能毫无意义。” 另一位少年道,“公主殿下,我们历尽千辛才到了这里,不到最后关头,我们又怎么能放弃呢。哪怕到时隋国皇帝真的回了中原,但是既然还有大军在辽东,那我们也可以找那留守的大将合作。” 这位被称做公主殿下的年青人,却正是高句丽南面的新罗国二公主金胜曼。一个多月前,高句丽南方的几大贵族领主联合,与百济国联盟,一起对新罗国发起了攻击,旨在抢夺汉江平原这块肥沃的平原。 新罗国近年来国力渐弱,无法应对两国的联合进攻。只好转而寻求战场之外解决,最后新罗国决定,派大公主德曼公主去和百济国和谈。又派了二公主金胜曼北上辽东,晋见隋朝皇帝杨广,寻求和正与高句丽作战的大隋合作,一起对付高句丽,以解新罗之围。 金胜曼带着她的六部花郎千余人马,从高句丽南部的新罗出发,一路上为了躲避高句丽的拦截,他们全都换上了高句丽南方贵族私兵的盔甲旗号。每曰又白天隐藏在山谷之中休息,夜晚之中行军。好在高句丽山多,二来高句丽王国和贵族的兵马,大都已经抽调到了辽东前线。剩余的也都退入了各个山城坚守。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一路上小心翼翼,经过了一个多月,金胜曼公主带着她的千余人马,终于赶到了辽东。只可惜距离辽东城越近,他们路上从抓获的高句丽人那里得到的消息也就越多越乱。 有说隋军打了败仗,隋军皇帝已经逃回中原的。有说隋军大胜,已经占领了新城、辽东城的。还有的说,隋朝皇帝带着大军回了辽东,眼下辽东城只剩下了少量的隋军。各种各样的情报都有,让这些满怀希望而来的新罗人一下子有些担忧起来。 辽东多山,大山小山不断,一山挨着一山。 不过辽东的几个大山城,虽然也大都是建在山中,不过却都是在相对要开阔的山隘,开阔地建立。新城山城就是如此,整个新城正好处于几条山脉交汇之处,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皎洁的月色之中,在距离新城外二十里的一处小山坡之上,埋伏着隋军的六千骑兵。因为打的是俘虏的目的,陈克复带着人马到了新城之后,就选了这处距离新城二十里的一处山道旁的山坡之上。不管这城骑兵是要北上还是直冲着辽东城来的,他们都要经过这个地方。 只要到时这千多兵马一进入埋伏圈,那么隋军旗号一张,借着这险要的地势,辽人要么选择战死,要么投降。而且就算辽人愿意死战,如此陈克复不给他这个机会,只是围着的话,这支兵马用不了几天也一样得落入隋军之手。 “大帅,来了,距离这里只有数里路了。” 等了没多久,果然一支辽人装扮的兵马开了过来。那支兵马的统领倒也谨慎,不过千人的小部队,居然还有一队骑兵前出数里探路。不过隋军打了这么多的伏击战,早已经成了伏击战专业户了。六千多精锐骑兵,全都在山坡之上埋伏的好好的,没有弄出半点声响。 那前出打探的骑兵,一路侦察而过,根本就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