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章 悲凉 (第2/2页)
肯定会十分头痛。 他当即起身,一直送到了大门口,才道:“小褚,你是个明白人。《无人区》是部好片子,但不是一部符合国情的片子,你们改那么一点点就可以了。” “……” 褚青挥了下手,真的不想再说。 在回去的路上,宁皓始终没敢吭声,等快到公司的时候,才道:“青哥,我还是改吧,不然太麻烦了。” “你想补拍?”他秒懂。 “嗯,我联系一下铮哥和汤维,三四天就能搞定。我没事,你别担心!”宁皓反倒安慰起他来,随即,又弱弱的问:“哥,你今天好像不太对劲,怎么发这么大的火?” “……” 褚青没应,只看着前方的路,就当宁皓以为他不会回答时,他似自言自语,又似无从倾述,道: “97年我拍《小武》,哪会没有市场,挣不到钱,审查也非常严。后来就慢慢好了,大片一部接着一部,老贾他们不用在地下躲着,审查也松泛了。眼瞅着这市场一天比一天繁荣,只要做电影的都觉得高兴,结果今天我才发现,呵,什么都没变。” ………… 一个人的观点有对有错,这很正常,但不能因为他的观点是错的,就剥夺他说话的权力。 一部电影的表现有好有坏,这也很正常,但不能因为它的主题消极、内容灰暗,就剥夺它放映,甚至诞生的权力。 这件事极大影响了褚青的情绪,一连几天,都处于一种非常糟糕的状态。 以他的性子,竟然能跑到电影局去拍桌子,这已经是他能做到,或者电影从业者能做到的最大限度。 不然还怎么样,跟电影局,跟总局死磕?哦,拜托! 他并不知道《无人区》延期四年才得以公映的情况,当初只是看这个剧本,就隐隐觉得不会过审。正因如此,他感受到的那种无奈和触动,也愈发的直接强烈。 总之,褚青消沉了一小段日子,才算恢复过来。而直到此时,他才想起那份被甩在角落里的剧本,《人在囧途》。 在他看来,这是一部天生的贺岁档电影,尤其适合在春节之前上映。春运嘛,大多数人都有共鸣。 而作为喜剧片,《人在囧途》也算合格,虽然受不了里面的各种好人卡,但仍是一部有投资价值的电影。 唯独有一点,就是女老师那段情节。 不仅狗血刻意,还打乱了整部电影的节奏,就像你笑着笑着,诶,忽然冒出来一段强行煽情是肿么回事? 笑中带泪,说着简单,那可是喜剧的高境界,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以目前的类型片水准来看,你要么认认真真的讲故事,要么撒着欢的不要碧莲,别老想着兼容并包。 所以,褚青很快就回复徐铮,合作没问题,就一个条件:把那段狗血戏改了,咱们不要煽情,就一根大肠乐到底。 这太OK了,那边立马点头,并找编剧修改。最终变成了:俩人路遇小偷,农民工傻咧咧的上去抓,老板也无奈帮忙,便闹出了一系列笑话。 此外,另两条支线也有改动。 一是李晓璐的角色,她和同伴的家在大草原,但是无法回家,只能在各个车站和火车上卖东西。 一是张超,就是那个莫名其妙出现,又莫名其妙消失的帅画家。他本是在外打拼的年轻人,要闯自己的事业,这次终于可以回家团圆。 其实挺有意思的,但原版限于时长,都做了大量删减。现在经过取舍,决定保留李晓璐那条支线,并做一定的展开。 剧本搞定之后,双方正式签订合同。 《人在囧途》投资800万,我们俩和武*汉华旗各掏400万,前者还负责影片的制作程序和发行事宜,分红要六成。 历史中,这片子找的是香港导演叶伟民,华旗是外行嘛,特迷信香港那一套影视班底。不过呢,叶伟民基本是吃干饭的,你看花絮就晓得,在最精华的小旅馆段落,完全是徐铮在给汪宝强和黄晓蕾讲戏。 别看丫一脸的闷骚相,掌控欲可超强,在掺和的每一部戏中,都或多或少承担了导演的角色。而在《人在囧途》上映之后,他更是直言:“我觉得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好,因为自己不是导演,所以也掌控不了。” 这种遗憾和延续的故事思路,直接催生了那部票房奇迹《泰囧》。 现如今,这边有褚青力挺,徐铮也自觉水准不差,便主动提出担任导演一职。华旗虽觉着不放心,但还得仰仗我们俩,只得勉强同意。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至于演员就更简单,除PIA掉了张歆艺,全套人马照搬。(未完待续。)睡觉会变白的文艺时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