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揽芳华 第127节 (第2/2页)
”冯孝安坐在书案后,翻着徐宗献递过来的那几本折子。 谢揽不放心:“还是去问问吧,徐宗献讲了很多……” 冯孝安笑道:“讲的再多,无非也就一个重点。” 谢揽:“做李似修明面上的靠山?” 冯孝安:“不止,徐宗献是希望我可以成为李似修的谋士,保他入内阁,助他施新政。” 谢揽被书塔压的直不起腰,坐在台阶上:“他真是异想天开。” “他是深思熟虑。”冯孝安低头看折子,“他大概摸到了咱们这边的实力,揣测咱们可能缺一位治国能臣,才会推荐李似修。” 谢揽惊讶:“您还不算治国能臣?” “人各有所长,我善韬略,精于诡计,然而像盐政课税这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石之策,庞大又细致,我不如李似修。”冯孝安指了下冯嘉幼存放新律书的柜子,“还有修律,太过繁琐的我也不太行。” 谢揽大概可以懂,刀枪剑戟他上手极快,但像骆清流擅长的机关术,对他来说也不容易:“那您是怎么想的?” 冯孝安一时拿不定主意:“李似修不错,可惜徐宗献是助力也是阻力,等咱们和他没了共同的敌人,他可能会变成咱们最大的敌人,且先观望着吧。” “那衡王……” 听到外面有动静,谢揽起身快步走到窗边,推开了小半扇,趁着朦胧月色,一眼认出摆渡船上站着的冯嘉幼。 正想说雪下大了,出来竟也不撑把伞,目光一移又瞧见她身边的贵夫人,天黑,稍微离近点才认出是江绘慈。 因为谢揽并未见过江绘慈几次,他与冯嘉幼成婚之后,江绘慈回了城外庵堂,之后一直不曾见过。 谢揽笑着说:“您可以啊,看来我们刚才出门赴宴,您也没闲着,去把娘接回来了。” 冯孝安正将看完的折子扔去一边,打开了第二本,闻言动作一顿。 谢揽见她们快到了,走过去门后,先整理下衣袍,正了正发冠,才将门拉开。 起初他没将这门婚事作数,面对江绘慈时相对轻松,如今不一样了,她是真的丈母娘。 谢揽下了台阶,颇为紧张的在旁等着,感觉自己像极了等候太后的太监,一声对他来说比较陌生的“娘”,险些喊成了“娘娘”:“娘,您回来了。” 江绘慈盯了他许久:“当初我只以为是我女儿对你有所图,没想到你从上门提亲开始,嘴里就没一句实话。” 谢揽:“……” 他看向冯嘉幼,向她求救。 冯嘉幼揪着自己的披风系带,微微垂着眼,并没有给他回应。 谢揽总觉得她周身散着杀气,额头都要冒汗了,手指发颤着往门口一指:“我上门提亲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爹教我的。” 江绘慈冷笑一声,从他身边经过,踏上台阶,进入书楼,反手便将门给关上了。 听着两扇门合拢发出的沉沉闷响,谢揽眼皮儿重重一跳。 冯嘉幼瞧他无措的模样,解释道:“别紧张,她不是生你气才将咱们关在门外的。” 谢揽舒口气:“那就好。” 冯嘉幼看向两扇朱漆门:“她是回来找冯孝安谈和离的。” “和离?”谢揽流露出的表情,和冯嘉幼初听到时几乎是如出一辙。 冯嘉幼却淡淡道:“有什么好奇怪的?” 谢揽问:“你劝了没?还领她过来?过来之前也不派人打声招呼,估计二叔一点儿准备也没有。” 冯嘉幼反问:“我为何要劝?他难道不是活该吗?” 她转身想去登上摆渡船,谢揽拉住她:“别走啊,赶紧想想办法。” 冯嘉幼甩开他,脸色垮下来:“你究竟站在哪一边?这么心疼你二叔,等他们和离了,咱们也和离,你和他一起过日子去吧!” “你先别恼。”谢揽顶住压力,又将她拉回来,“娘在庵堂里虽不常见,可城外终究不远,消息往来也方便。等她回了扬州,那就真的远了。” 他了解冯嘉幼对江绘慈的感情,既怨恨又依恋。 也知道她再怎么强硬,心底深处可能也对一家团圆有那么一点点的期盼。 但这话他不敢说,以她的性格,可能会适得其反。 冯嘉幼听出了他的意思,却没有否认。 沉默了会儿,她说道:“莫说我没那个本事影响她,即使有,我也不会拦。她能想通,放下,我只会替她开心,其他都微不足道。” …… 江绘慈关上门,转身之后站在原地,并未上前。 冯孝安依然坐在书案后,抬眸望向她。之前藏于暗处时,他早已见过她,并没有陌生之感。 但他紧抿着唇,一句话也不说。因为湖中央空旷,冯嘉幼又特意拔高了声音,“和离”两个字,他听到了。 江绘慈却没看他,环顾这书楼内部:“我多年不曾进来过了,想当年还是我监工建造的,原本这里的一砖一瓦,我都了如指掌。” 会建如此一座书楼,是冯孝安喜欢阅览杂书,时常去国子监、书院寻书,还抱怨他们小气,不许他借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