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1章 金榜题名时 (第1/2页)
礼部的官员扯着嗓子大叫,声音极为洪亮,像打了鸡血似的,而且还是战斗鸡那种。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声音大是礼制规定如此,不仅如此,气势凛人的一排排禁军侍卫可不是看热闹的,还要一个接一个地传唱下去,直到传遍整个太极宫。所以念皇榜,也称之为唱榜。 新科进士听到开始唱榜,心都快跳出来了,以至于好多人走神没听清楚,状元是谁来着?众人逐渐反应过来。 “好像是...顾正言?” “?” “我没听错吧?顾正言?又是顾正言?有没有搞错?” “真的是他...” “为什么?他不是寒门吗?圣上点寒门为状元?” “大雍朝第二位寒门状元...” “听说他乡试是解元,加上会元和现在的状元,嘶~彼其娘之!大三元!” “遍阅史书,这是大雍史上第三位大三元吧?” “等等!诸位有所不知,顾正言县试,院试也都是案首...所以准确来说是五元!五元啊!天啊!” “彼其娘之!” “墩汝其母!” “大雍朝开国以来唯一一个五元及第的人!!” “嘶~” “恐怖如斯~” “他...真是寒门吗?这还寒个锤子?” 乡试、会试、殿试三样全部第一,被称为三元及第,前世终其整个明朝,一共才两人有此殊荣,分别是商辂,王世名,而且王世名还是武科。 也就是说文科三元及第的整个明朝只有一人,商辂。 有传闻洪武年间的黄观中了三元或者六元,甚至被称为“黄六首”,有着“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的美誉,但根据多方正史记载,都无此事,都是野史杜撰。 大雍朝没有府试,所以最多只有五元及第,前世明清时期才有六元。 不管五元还是六元,都比三元更为难得,据正史资料记载,整个大明朝从未有人中过六元。 而清朝只有一个,钱棨(qi),对,就是那个百家姓赵钱孙李的那个吴越钱氏中人,也是钱学森先生的祖辈。 明清共五百多年历史,但六元只有一个,可想而知六元的珍贵。 当然,大雍朝只有五元,但也从来没有过。 今日,顾正言打破了这个记录,成为大雍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五元及第的人。 “隆耀十八年乙亥正科殿试第一名...顾正言!” “隆耀...” 接着那礼部官员又连续重复了三次,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重复三次,只有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才有这个资格,作为一种特别的殊荣,为了显示和其他人的不同。 接着侍卫一个接一个大声高唱,不久就传遍了整个太极宫。 满心期待的扶嘉公子听到状元不是自己,大脑瞬间一片空白,愣在原地久久没回过神来。 旁边的人甚至能听到他心碎的声音... “为...为什么?” 扶嘉公子眼睛通红,一颗晶莹的泪珠缓缓渗出。 “明明圣上对我的印象很满意,为什么!” 扶嘉公子彻底伤心了。 除了扶嘉,小传胪的众人都有些失望,沈修离一脸苦笑:“子云,没想到还是让你拔了头筹...” 司马褚渊也是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对于他这样水平的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