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皇太孙_609 激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09 激励 (第3/3页)

全了,就是一锤定音了。

    前期的准备工作更加充分一点,也是可以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办事上,而不是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朝堂上扯皮,这才是朱允煐的真实想法和心思。

    朱允煐看着严震直,说道,“需要多少民夫、需要多少钱粮,河堤如何加固、入海口如何确定,这些个事情你都得给咱想清楚了。不只是要想清楚,更是要给咱一个确定的答复,这个事情不该是随意说说。”

    严震直跪下,重重叩首,“臣领旨,臣定当不辱使命!”

    朱允煐笑着点头,说道,“震直,咱以后在史书上如何评价难说。但是你记好了,若是治好了大河,你可青史留名,咱要在入海口给你树碑立传!这些个事情利国利民、遗泽万世!”

    严震直有那么一点心情激荡,他可以说位极人臣了,从一个地方乡绅、粮长,成为大明朝的工部尚书,成为了帝王心腹,可以说严震直已经位极人臣了。

    他此前提出想要治理黄河,确实是因为他想要成为名宦,想要做治世能臣。但是这何尝不是严震直有些小心思,想要自己在任上做一件大事,一个可以真正青史留名的大事。

    这样一来,或许大家就不会再议论他不是正统读书人的出身了,或许文臣们也会更好的接纳他......

    其实严震直相比起朝堂上的很多同僚,有些时候也是有些自卑的。虽然英雄不问出处,但是严震直在文管系统有些格格不入,他不是文臣们认可的‘读书人’。

    哪怕是大明朝开国初期,甚至更久远的洪武皇帝打天下的时候,身边的李善长虽然没有功名,不过确实是正统读书人。而刘伯温,更是在元朝时就是进士,这可是不折不扣的有功名的。

    尤其是大明朝现在开国三十年了,数次科举也使得大明朝堂上都是一些正统的读书人,严震直这样的出身和经历,基本上是不可能再复制了。

    严震直是如何激动,或者是有着什么样的抱负,朱允煐实际上不算特别在意。

    只要严震直能够办好一些事情,朱允煐就很满意。先不说严震直此前的功劳,若是严震直真的可以治理好黄河,朱允煐肯定舍得各种赏赐。

    到那时候,封侯都是可以的事情。虽然严震直看似没有带兵打仗、没有军功,只是治理黄河这样的事情,比起很多的军功实际上要来的更加伟大。

    不对,这又是要打破老朱的一些规定了,最重要的是很有可能开一个不好的头。

    治理黄河的功劳很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若是以后有着一些文官有着什么功劳,到时候说不定就可以找到理论依据,哪怕是比不上严震直的功劳,也可以自吹自擂啊。

    真要是到了那时候,朱允煐好不容易才限制了宗室的待遇,他和老朱好不容易才削减了一些勋贵。说不定到时候,大明朝的各种勋贵就爆炸性的增长了。

    果然,作为皇帝还是不能拍脑门做决定,很多的事情还是需要三思而后行,需要考虑长远点。

    还是继续批阅奏折吧,治理黄河的事情很重要,但是眼下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需要处理,更是不能耽搁。

    就在朱允煐批阅奏折的时候,侍候在旁的王承恩轻轻的到了殿门口,听到一个小太监的汇报,立刻就不敢耽搁下去了,有大事啊。

    轻轻的来到朱允煐跟前,王承恩说道,“皇爷,太子殿下在殿外求见。”

    朱允煐立刻乐了起来,也颇为开心,“咱的太子,这是长大了,这还是收礼了。比咱强,咱老朱家努力了四代人,总算是越来越讲规矩了。”

    所谓的三代才出一个贵族,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老朱泥腿子出身,看似规矩很大,但是很多的时候也是骨子里改变不了不收礼。

    大朱和小朱,看似还算守规矩,但是那也是相对的,主要还是老朱太偏爱。哪怕这些年一直在完善礼制,只是好些时候也有点不守规矩。而现在,小小朱的表现让朱允煐开心,当浮三大白!我喜欢的猪头的皇明皇太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