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18 (第2/2页)
先苦后甜,是一种享受。 先甜后苦,那就悲催了。 “不错,想当年。”老人就打开了话匣子。 他一“想当年”,老伴儿就带着小孙子回屋玩儿去了,儿媳妇跟保姆去后厨:“我给张先生做一顿午餐。” 这是要留道淼吃饭的意思。 道淼也不客气因为他要等到午时,好指点他们给孩子叫魂儿。 而老人的想当年,道淼也知道了这位老人的身份。 他是曾经的地下工作者,还是这个区的区主任,等到新中国建立了,老人是第一批被正式任命的干部。 同样的,因为资历老,任职也高一些,不过老人曾经是地主家的少爷,上过学,知识在那里摆着,虽然十年浩劫的时候,没少被人批斗,可老人是经过主席接见的,倒是成了一个保护伞,没受多大的罪。 等到后来,官复原职了,更上一层楼,要不是老人舍不得自己的家乡,早就进了北京。 不过老人一辈子正大光明,爱提携后辈,郑部长就是其中之一,在老人退休之后,这些人都已经身居高位了。 家里的儿子也是在政府部门上班,也是一个实干派的干部。 老人最爱跟人说曾经。 “我们那个时候啊,跟日本人对着干,打不过啊,只能打游击,当年的东北抗联,被打的缩在深山里出不来,我们这些人昵,只能想办法往山里运送物资,还得防着被日本人发现 。”老人的这些老故事,可能家里人都听过,也肯定听的不止一遍,但是道淼是第一次 听,他听得很认真,那些艰苦的岁月,老道士师父也跟他说过。 当年老道士师父也没少宰敌军,只是不为人知罢了。 老道士师父总是说:“当年杀的人,自己都觉得多,现在想想,还是觉得少了!” 那个杀气腾腾的老道士师父,让小道淼非常崇拜。 所以他对岛国来人,一点都不客气。 说的絮絮叨叨,一直到吃午饭,老人还意犹未尽,道淼却能跟他聊上天了。 午餐很家常,一条红烧鲤鱼,一盘黑白菜,一碟蒜薑炒肉,一份家常凉菜。 少油少盐,清淡,主食是二米饭。 汤就是鸡丸豆腐紫菜汤。 跟道淼一起用餐的就老人一个,侯老先生还是很有过去的那种讲究,就是来了客人,女眷一般不上桌。 小孩子就更不上桌了。 不到十一点就吃了中饭,虽然饭菜清淡,但是道淼一点都没有嫌弃,还觉得味道挺好。 儿媳妇特意将黑白菜放在了老人跟前,侯老先生很生气:“不就是想让我多吃点木耳吗?至于每顿饭都要有这么一个黑黢黢的家伙么。” 儿媳妇尴尬一笑:“爸,对你身体好。” 儿媳妇软软的,也不生气,把侯老先生也搞得没脾气了。 吃饭的时候,道淼有一点不理解:“您已经快七十高寿了,您的孙子才四岁?” “生的晚!”侯老先生自己先叹了口气:“四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