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0 (第1/2页)
, 然而他的出身、人品、才干都让朝野为之倾倒,被上下视为储相,在内阁见习。季擎意外身故后, 赵良安直接递补为次辅。然而, 皇庄血案, 纪默声与赵良安遇刺, 刚撵了一个林附殷,又死了一个未来的首辅, 内阁损失惨重。 谢茂的意思,是照前朝旧例补齐五人, 以陈琦为首辅。 ——他在廷推之前, 把“病休”的林附殷送回了老家, 就是给陈琦腾位置。 也就是说,此次廷推, 共有三个入阁的名额。 京城官场一番龙争虎斗之后, 在正式廷推之前, 陈琦与吴善琏先把拟好的名单交给皇帝过目。 所谓廷推,是群臣举荐,然而决定权还是握在皇帝手里。 两位阁老递来的名单中,总共也只有五个人。 排在第一位的,是礼部的文老尚书。 文老已近八十高龄,虽说能吃能喝,闲来无事还能给皇帝写扇面什么的,可明眼人都知道,这位不可能禁得住内阁动不动值班的折腾。把他列在第一位,是代表着尊敬与礼遇,入阁这事儿,没道理小毛毛都进了,却不举荐这位历经五朝的老大人吧? ——不过,这就是个凑数的,专等着皇帝把这位否了。 排在第二位的,则是吏部尚书单学礼。 六部之中,吏部最贵。吏部尚书又称天官,谢朝吏部主管四品以下文官任免,而上至一品大员,只要没有开府的权力,一样要被吏部的考功司议叙考评。可谓掌握着大部分官员的仕途前程,权力极大。 单学礼能做上这么终于部门的尚书,其出身自然不简单——他是前首辅林附殷的堂妹婿,正儿八经的林党中坚。不过,在林附殷“病休”之前,他就很识时务地转投向太后那一方了。 排在第三位的,是前户部尚书黎洵。 这位是陈琦的老对头。 当年二人在户部担任左右侍郎,黎洵还比陈琦隐约高一级。他是左侍郎,陈琦是右侍郎。 然而,黎洵仕途多舛,当年老户部尚书姬牧原获罪下狱时,黎洵母丧丁忧,陈琦捡漏升任户部尚书。 等黎洵守完母丧重新起复时,文帝本来有意招他入阁。又不幸的是,黎洵的老座师,当年的内阁首辅齐建云突丧长子,打击之下直接死了。取而代之的,是林附殷在内阁风头渐劲。陈琦作为林党顺利飞升,黎洵这个标准的齐党又跟在陈琦背后吃屁,憋屈地回户部,当上早就该是他的户部尚书。 这其中党争的门道自不必说,黎洵在户部尚书位置上背了无数黑锅。 眼看林党一家独大,他心灰意懒,干脆就乞骸骨回乡逍遥去了。 排在最四位的,则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蔡振。 蔡振也是一位老大人了,身为九卿之一,历经四朝。 他是谢朝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郎,殿试被皇帝点中头名时,只有二十二岁。当时在位的还是仁宗皇帝,想把他留给文帝,就搁在翰林院养了几年。 偏偏这位和文帝不对付,自求外任多年,这也是一位出身大族的豪杰,千里当官只为爽,不贪污不受贿,连女色都没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