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一章 承骨肉分离之痛 (第3/3页)
什么似的。” 众人闻言,都是笑了起来,荣庆堂中被欢声笑语充斥着。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元春笑道:“珩弟之恪勤勇毅,纵是在宫中,也常为圣上和皇后娘娘赞誉,都是赞不绝口的。” 贾母一听这话,问道:“宫里竟也知珩哥儿的名声?” 元春轻声道:“珩弟在神京城中名声煊赫,虽隔着深宫高墙,也能听到忠勇之名。” 荣庆堂中的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人,一时间,就是面面相觑。 凤姐笑道:“老太太忘了不成,宫里赐膳都赐过一回,上次那皇后娘娘亲自下厨的桃花酥?” 贾母作忆起之状,笑道:“瞧瞧,我这是记性小、忘性大,是上回封三等将军爵那次,你们姊妹几个还尝了呢。” 说着,目光扫过探春、惜春、迎春、黛玉……最后还是没忘了掠过王义媳妇儿的脸上。 湘云笑道:“姑祖母,我没吃过呢。” 王夫人还好,薛姨妈在一旁听得一愣一愣,下意识去看一旁自家女儿的脸色,见宝钗脸上也见着异色。 显然之前并不知晓。 薛家母女纵然使下人打听着贾珩的一些事迹,但毕竟初来乍到,总有一些细节遗漏不知。 比如,宋皇后亲自下厨的桃花酥被崇平帝赐给贾珩。 薛姨妈笑道:“天下至尊至贵的人亲自下厨做的点心,这……珩哥儿真真是了不得。” 宝钗细眉弯弯,杏眸凝视着那在众人议论声中,面色澹然,气定神闲的少年,如水目光盈盈波动。 迎着一众目光,贾珩充分践行了一个合格工具人的角色,道:“都是圣上恩典,皇后娘娘垂怜。” 见着“你一言我一语”的“炫耀”场景,王义媳妇儿脸上挂起淡淡的笑容,只觉如坐针毡,想要离去,但这会儿也不大行,只能听着几人叙话。 好在这时,贾母吩咐着鸳鸯,道:“时候午时了,准备了午饭,一同用些。” 这时,王义媳妇儿连忙起身,强自笑道:“老太太,太太,家里还有事,我还需回去帮衬着,少陪了。” 贾母挽留道:“义哥儿媳妇儿不用了午饭再走?” 虽不喜方才这王义媳妇儿说话“张扬”的样子,但亲戚来了一回,如果连饭都不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贾家无待客之礼呢。 王夫人、薛姨妈也纷纷出声挽留。 王义媳妇儿笑道:“老太太,大姑娘正回来,正是一家团聚之时,再说,孙媳妇儿还要往几家送着请帖,接迎诰命,实不好多留了。” 见其执意要走,贾母虽心头不悦,但大喜的日子也不好表露出来,对着一旁的凤姐道:“凤丫头,代我送送义哥儿媳妇。” 凤姐笑着,领着平儿去了。 待王义媳妇儿与其女去了,荣庆堂中继续喧闹起来。 元春和宝玉、探春、惜春、李纨说着话,又与王夫人母女拉着手,说了一会儿话,开始用着午饭。 之后,重落座品茗叙话。 元春这边儿,拉着宝玉的手,环顾着周围一张张笑脸,幽幽叹了一口气,轻声道:“田舍之家,齑烟布帛,得遂天伦之乐,今居深宫,骨肉分离,终无意趣可言。” 贾母闻言,叹了一口气,道:“大丫头,这些年,苦了你了。” 王夫人劝慰道:“这些年,是为娘苦了你啊。” 薛姨妈、凤姐也是齐齐出言劝慰。 然后就在这时,“咳咳……” 却听得一声战术性清嗓。 众人齐刷刷投将过去目光。 贾珩放下茶盅,面容沉静,声如金石清越,道:“大姐姐若想常序天伦之乐,与姊妹一同生活,可求了皇后娘娘恩典,从宫中归得家中,也不是不行的。” 元春:“……” 贾母、凤纨、四春,钗黛:“???” 宝玉眼前一亮,想要说些什么,但想起贾珩的可怕,忙拿起手堵住自己的嘴巴。 王夫人眉心直跳,脸色倏变,急声道:“这……这怎么可以?” 宝钗同样凝眉看向贾珩,杏眸眸光流转,隐有思索之光。 迎着一道道目光注视,贾珩神色自若,道:“当然,这还要看大姐姐的意思,只是我为贾族族长,以为如今我东西二府子弟,气象更始,炯然有前,于富贵荣华,功名利禄,可立功于社稷而自取,已不需大姐姐再承骨肉分离之痛。” 有些话贾珩也没有说得太透,弦外之音是,我贾族族长以为,我贾家不需以女子入宫,而谋外戚之贵,蹉跎年华,苦熬青春。 如是旁人说这话,许是会面临嘲讽,你说得轻巧! 站着说话不腰疼! 但贾珩当初一封《辞爵表》,海内闻名,不及数月,就屡立殊功,官居二品,爵封一等云麾将军,这话说得就顶天立地,振聋发聩。 一时间,荣庆堂半晌无声,落针可闻。林悦南兮的红楼之挽天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