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九章 端容贵妃:你心里比谁都清楚 (第3/4页)
南安郡王显然很重视自家女儿的教育,许是早有所图,也未可知。 宋皇后点了点头,笑道:“然儿事一定下来,本宫的心也跟着定了一半,再之后就是炜儿的事了。” 说着,看了一眼咸宁公主,笑道:“说来,芷儿也不小了,妹妹是什么想法?” 虽她是六宫之主,还是芷儿的嫡母,但终究还要问着自家妹妹这个生母的意见。 咸宁公主在一旁听着两人似在议着自己的婚事,秀眉蹙了蹙,一时间就有些坐立不安。 端容贵妃轻声道:“四川总督高仲平家的诰命夫人周氏,前日来着书信,说她家三郎到了适婚之龄,于是问着臣妾的意思,说来,当初他们几个倒是一起长大的,只是后来高家坐镇四川,小儿辈来往少了,许是生疏了一些。” 四川总督高仲平有着三子,长子、二子均已成婚,而三子高镛二十有二,仍未婚配,分明打着尚公主的主意。 宋皇后笑了笑,不置可否,转眸看着咸宁公主,问道:“芷儿,你平时是个落落大方大的,这里也没外人,你母妃也在,你是怎么想的?” 随着魏王陈然的亲事落定,咸宁公主的议婚也要提升日程。 咸宁公主玉容清冷如霜,摇了摇头道:“母后,儿臣对高家三郎从无他意,况先前就和母后有言,如今北疆不靖,父皇为之愁眉不展,儿臣如嫁也要嫁为父皇分忧国事之人。” “你倒不如直接点人家的名好了。”端容贵妃容色微冷,淡淡说道。 这满朝文武,除了那贾珩,还有旁人。 咸宁公主俏脸微红,眉眼低垂,道:“儿臣不知母妃在说什么。” “你心里比谁都清楚,偏偏装糊涂。”端容贵妃幽声道。 咸宁公主闻言,芳心一跳,脸颊滚烫,道:“母妃……” “芷儿,你先回寝宫歇着,我和你母妃说说话。”宋皇后见着这一幕,不由失笑。 “那儿臣告退。”咸宁公主盈盈起身,领着女官,向后殿而去,但想了想,去而复返,将自己藏在梁柱后,偷听着二人谈话。 宋皇后看向端容贵妃,柔声道:“妹妹,芷儿大了,也有自己的主意了。” 端容贵妃凝了凝秀眉,叹道:“她能有什么主意?以往,她出去游猎也好,跳舞也好,从来都是由着她的性子,我也懒得管她,但她现在大了,心思愈发重了,又天天抱着三国话本,上次还在太后跟前儿……我这两天都听说了一些风言风语,再这么放任自流,只怕将来……唉。” 咸宁公主先前在冯太后提及贾珩的三国,这自是落在容妃眼中,而后寻着女官询问自家女儿情形,就有一些疑虑。 “妹妹言重了,芷儿她虽常和勋贵子弟出去游猎,但是个心中有数的,还有然儿在一旁照顾着她。”宋皇后轻声说道。 意思是从未逾礼,没有做出有损皇室颜面的事来。 端容贵妃叹了一口气,道:“阿姐你太惯着她了。” “我膝下没有女儿,的确疼爱她多一些。”宋皇后拉过端容贵妃的手,嫣然笑道:“再说芷儿的婚事,陛下已有了主张,妹妹只管放宽心就是了。” 端容贵妃心头微讶,问道:“阿姐之意是,陛下已有属意之人?” 宋皇后点了点头。 端容贵妃闻言,心头一动,问道:“可说是哪家?” 宋皇后给身旁的嬷嬷使了个眼色,顿时,正在侍奉左右的宫女徐徐而退,离的远了一些。 宋皇后附耳道:“其实就是妹妹先前所言之人,先给妹妹提前说一声,此事未定,不好外传。” “这?”端容贵妃玉容倏变,檀口微张,低声道:“他是有妇之夫,怎么可行?除非……令人休妻?” “倒不是休妻,陛下说有法子可解,我也不明就里。”宋皇后蹙眉说道:“许是赐婚?可也需他立下大功劳才行了,所以先等等,此事不好传扬出去。” 端容贵妃闻言,抿了抿粉唇,心思转动间,就有些摸清了自己丈夫的心思,以女儿笼络重臣。 一时间,心头有些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