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七章 贾珩:师太,要不抬抬腿? (第4/5页)
识伸手去拿过话本,手顿时就被压在腿下,当然只是手背。 “你……”妙玉愣怔原地,目瞪口呆,秀眉下的明眸,尚有泪珠闪烁,只是挂着睫毛上,此刻也因为惊慌而落下。 贾珩皱了皱眉,问道:“师太,要不抬抬腿,让我抽出来?” 妙玉:“???” 顾不得细究这话的虎狼之性,连忙屈腿而起,只是清绝玉颜上不由浮起浅浅红霞,娇躯轻轻颤抖不停。 贾珩若无其事地抽出三国话本,落于掌指间,还尚有温度残留,“装模作样”的翻阅了下,给妙玉一定时间平复着心绪。 妙玉面色有些不自然,嗫嚅道:“我……只是闲来无事,随意翻翻。” 想了想,又觉得这话没有底气,转而镇定着心神道:“你开篇之《临江仙》,的确别出心裁。” 贾珩将三国话本阖起,轻声说道:“嗯,看看也好,解解闷,这是第一部,第二部最近也会印刷成书,回头我让人给你送来。” 妙玉轻轻“嗯”了一声,心头也不知什么滋味。 这时,丫头素素道:“姑娘,书信拿过来了。” 贾珩接过书信,并未拆阅,而是装入一旁的牛皮袋中,正色道:“这些书信我拿回去了,寻人来作比对,如有异常,再和你说。” 妙玉点了点头,也不再说什么。 或者说,这会儿心思繁乱,根本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这时,一个嬷嬷道:“姑娘,后厨已准备了饭菜还有汤药。” 贾珩转头问道:“做的斋饭多不多,我也一同陪你家姑娘用些罢。” 嬷嬷笑道:“大爷放心,后厨做得不少,我再多要些米饭。” 妙玉嘴唇翕动,目光复杂地看向那少年。 今日是她母亲的祭日,他也要和她一起吃斋饭? 不,他许是一时心血来潮,他绝对不是因为这个。 心存此念,脸色清冷依旧,声音如飞泉流玉:“粗茶淡饭,只怕不合珩大爷的胃口。” “其实还好。”贾珩拿着三国话本,看着妙玉那张清丽如雪莲的容颜,沉默了会儿,道:“今天是伯母的祭日,伯母在天之灵,也希望你能好好的。” 妙玉闻言,却心头剧震,藏在被子中抓着帕子的手,五指早已攥紧。 过了一会儿,嬷嬷端着汤药和饭菜过来,放在一旁的小几上。 “先喝了汤药。”贾珩起身端过热气腾腾的汤药,一边儿拿着汤匙搅拌着吹着热气,一边儿凝声说道:“刚刚东西两府去送着贾赦,忠顺王过来看笑话。” 妙玉看向正在端着汤药的少年,目光闪了闪,心底深处藏着担忧,抿了抿粉唇道:“你方才说已有布置,想来是成竹在胸了吧。” 能写出三国话本的人,智计百出,谋而后动,想来不会全无准备。 贾珩将汤药递了过去,道:“差不多罢,再等几天就是了。” 忠顺王的案子,如果拿到关键证据后,究竟是他点火,还是让旁人点火,他之前还在犹豫。 而经过今日早上一事后,他在想要不要自己点火?反正都已经冲突摆在明面上,或许短兵相接,还好一些? 否则有阴谋算计之嫌。 他这个年龄,也不好给天子一种阴柔诡谲的观感。 这时,一旁的小丫头素素递来毛巾,妙玉伸手则被子上叠起毛巾,在身前的被褥上铺上一层。 贾珩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幕,不知为何,就觉得有着某种熟悉的既视感。 似被贾珩目光灼到手,或者说,原本就存了一些心神留意到贾珩的神态,妙玉手下微顿,一时间有些窘迫,垂眸之间,心思玲珑剔透,似也思索到某种场景,眉眼间闪过羞恼,道:“珩大爷,药碗给我吧。” 贾珩点了点头,将药碗递了过去,道:“你慢点儿,有些烫。” 妙玉“嗯”了一声,低头用着汤药,一匙一匙,小口食着,也不再看贾珩。 她这种天生不祥之人,命运多舛,克父母兄弟,如果……也只会给他带来灾祸。 如果他只是同情甚至可怜于她,那也大可不必。 念及此处,妙玉心头幽幽一叹,忽觉口中的汤药愈发苦涩了起来。 贾珩却不知妙玉所思所想,因为嬷嬷已端来斋饭,这会儿倒有些饿了。 妙玉将汤碗递给小丫头,柳叶细眉下,清眸静静看着那在桌前用着米饭、青菜的蟒服少年。 那少年身着织绣精美的蟒服,头戴山字无翼冠帽,拿着筷子,夹起大块儿青菜放到碗里,吃着米饭,就连吃饭也特别香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