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474 章 明月清风(50)二更 (第4/4页)
神神道道的,大白天的,吃饱了撑的吗? 还有更撑着的事呢,大年初二,得大朝。今儿无论如何得定下年号的。 这事糊里糊涂的几个月,今儿无论如何得有个结论了! 但四爷觉得真讨厌!内阁送了几次来,一律认为,‘崇祯’这个年号是最好的,最贴切的。 崇,崇高的、尊崇的,这里面含着尊贵的那一层意思。另外呢,也有兴盛的意思。 这个字,听着没毛病。 祯呢,咱更知道了。这字没别的意思,就代表吉祥。当然了,看见这个字,他瞬间就不觉得吉祥了。 这两个字连起来,代表的意思更不吉祥。 朝臣就觉得这个小皇帝很神奇,他总是在该坚持的时候很随和,很容易接纳大家的意见。但在这种坚持起来一点意义都没有的地方,跟朝臣犟起来了。 反正说死说活,你就是拿崇祯两个字说出话来,对不住,我觉得不好。 叶向高皱眉:“皇上可是有别的更好的……” 没有!叫什么都行,就崇祯不行。 叶向高松了一口气,这就有点孩子样儿了!之前瞧着少年老成的样子,叫人心里发毛。这种闹着脾气就不乐意的样子,有点符合他这个年纪了。 于是,他的语气也缓和了,“礼部还送来几个……” 拿来看看吧! 叶向高:“……”行吧! 拿过来叫四爷选,四爷扫了一眼,勾了一个,就它吧。 叶向高一看,“泰平。”其实也还行! 之前觉得这几个泰平和‘太平’音同,有点不好。 太平这个词吧,太平了些!一个帝王若是只祈求太平,是不是太没出息了些。 但现在想想,真要是天下太平,是最切实际的想法。 而泰平这两个字呢,其实比太平宏大的多。它的意思是安宁的、平安的,极盛之世! 四爷就叹道:“太平是这二十年要做到的事!泰平是二十年后要做的事!” 这话声音不高,但叶向高听见了。他愣了一下,恭恭敬敬的下去了,原来这不是胡闹!而是年轻的帝王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什么时候要做到什么。 于是,这算是有年号了。 今年便是泰平元年。 泰平元年,朝廷下的第一道旨意,跟城池的治理有关。尤其是对于天气变化之下,水、雪、旱灾多发的时候,城池里的井、危房等等,都该在排查的范围之内。尤其是火灾,尤其得注意。 四爷甚至是点了杭州这个地方,他召见了杭州籍的官员,跟他聊当地的情况。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杭州的房屋非竹即木,房屋毗连、桥梁巷门,每通复阁。 总结起来就是盖的稠密,且板壁多,砖土少。 “……再有就是信佛者多,佛堂大多设在家里,烧香拜佛,这火烛不断……到了夏天呢,蚊虫多,烘草熏蚊子,一个不小心,确实是会引发火灾……” 四爷下旨,亲自给杭州知府。告诉他,小灾得控,谨防大灾为祸。 然而,就是这般的郑重,四爷也不确定能不能防微杜渐。 反正,四爷表现的很忙。林雨桐一直悄悄的,她好似也很忙。忙着叫人从宫外买荆条的筐子,买残次的水缸罐子等等,怎么着了呢?开始在宫里育种,准备把红薯种到这些大臣的眼皮子低下来。 宫里议论纷纷,成了大家的谈资了。 福王跟郑贵妃母子关起门来说话,福王嗤笑一声,“肯定没发现,防着那个小皇后又怎么样?她忙着种那个什么番薯呢,能注意什么呀?母妃你也忒的小心了。” 不是!你没吃过亏不知道! 福王低声道:“儿子保证,这俩忙着的事,跟咱们那个事无关。” 那就好!那就好! 三月眨眼就到了,能不能变天就看这次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林木儿的没你就不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