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658 章 明月清风(234)三合一 (第5/6页)
谁呀? “书院举荐来的一个学生,你带着去吧。” 叫什么名字? “唐甄。” 唐甄?听过这个名字吧!他好似上书说过,说什么,承平天下,其一得看君王,看看君王有没有推行富民政策。其二得看官员,看官员有没有巧取豪夺,对百姓疾苦视若罔闻。其三得看赋税是否繁重。其四得看财源是否充沛。 这个人,年轻,但却是个十分敢说话的人。 其实,这里面已经有了几分批评朝廷的意思了,比如,在富民政策上,在他看来,大概是不足够的。 可只有站在上面,才知道在天灾如此的情况下,活着尚且不易,富民?这是急的来的事吗? 行吧!带着就带着吧,“臣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 “不处理了,交接一下,尽快出发吧。” 耿淑明看看外面的天气:行吧!反正急着把皇后换回来吧。自己这一去,说实话,没有大半年,估计都处理不完。皇后是捅了马蜂窝之后,迅速的撤了,至于之后的乱子,她不管。 不是林雨桐不管,实在是因这,这是个细致活。得一点点的无磨,才能达到相对平稳的状态。自己就是在这里,其作用也就这么一些了。 最棘手的处理了,最危险的处置了。疾风骤雨之后,得一点一点的小心安抚。 刑沅问说,“您把最难的都做了,剩下的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意思是为什么不尽全功呢?! 林雨桐就笑,这次没直接回答,而是道,“你慢慢琢磨吧!琢磨不明白了再说。” 但私下里,林雨桐单独问过,当然是分别问过,都是只剩下她和对方的时候,问过这个话。 她问方以慧说,“你怎么看?” “这个事太耗费时间了,您回去还有更要紧的事,不用在这里这么耗着。” 杨宝瓶想的是,“您在这里,官员们会束手束脚,本来能处理的问题,反而会拿来问您。” 左娴雅的认知是,“有时候,官府做事,很多时候也是踩着线的。非常时候用非常手段,处置的更快捷。可您在,他们顾忌您,这于现在来说,并不都是好的。” 而董白想的是,“您不能离开皇上太久。” 桐桐:“………………”行吧!你说的也没不对。 娜仁和爱兰珠两人说的大同小异,她们的意思是:如今江南的问题,是个新问题。新问题就会有新困难,凡是做过,就有可能惹争议。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将来万一出事,才会有更多的人来分担压力。 答案各不相同,又各有各的道理。最后问郭东篱,只郭东篱说,“先生是皇后,皇后只把要紧的处理了就可以了,至于是不是尽全功,有什么关系?” 她一脸的疑惑,明晃晃的表达着:皇后要功劳……有何用? 是啊!皇后要功劳有何用!皇后与皇帝,皇后与天下,乃是一体的! 她拍了拍郭东篱的胳膊,没再说别的话。 朱谷雨多看了郭东篱好几眼,她想,娘娘其实还是在选太子妃的,但之前,娘娘说的话,也不全是假话!太子妃得首先是个能站在前朝的女子。 娘娘一直在默默的观察这些姑娘的心性,说实话,郭东篱确实比其他人更合适。 她心里有些想法,但嘴上不敢言语。她瞧见娘娘总是对着太湖愣神,就道,“娘娘,左右无事,咱们去换小船,去湖上转转吧!还有那么些湖心岛,要去瞧瞧吗?” 瞧吗?好啊!总觉得有些熟悉的感觉,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的。 就带了十数人,一艘小船,坐在船头,穿行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突然有种今夕何夕的感觉? 她从朱谷雨要了随身带着的纸笔,对着眼前的景色一一的画了起来。小船悠悠,划得很慢。每个小岛,她都看的仔细。说是看建筑吗? 不是! 说是看风景吗? 也不是! 到底是要找寻什么?她又说不上来。 只把看到一幕幕给画下来,她想带回去给四爷看看。 在湖上转悠了好几天,耿淑明来了。他表情不怎么好,严肃着一张脸,除了他的亲随,还带了个年轻的后生。林雨桐也不问那人是谁,只看着耿淑明笑,“有劳姐夫了。” 不敢!可不敢叫姐夫,“娘娘,您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没有!姐夫办事,我是放心的! 耿淑明憋气,“一路上我听到了不少,各个商家家里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