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你不是人! (第1/2页)
第七章 你不是人! —————————————————— ...... 那白衣女子飘飘而行。 仿佛那河底并非河底,如同是另外一个镜像世界。 陆安康站在桥头能清楚的看见河底的一切,等着这一切都过去之后—— 秦淮河再度恢复了他本该有的样子。 陆安康站在那里,又站了许久。 那女子倒地时什么人? 总归该有什么来历的? 可是那非人,非鬼,非妖的气息—— 让人说不得,那到底是什么? 但是她带走了那些孩子。 或许真的能带着那些孩子到达一个适合他们的地方吧。 然而,那去处会在哪里呢? 陆安康当真不知道,即使他所学那么多,却依旧不知道...... 他依旧在那里思索着。 直至一个身穿日本少佐军服的男人满满走到了他的身边,从陆安康脚下那些日本鬼子尸体上面跨过去之后,手中军刀立在桥上,双手扶在上面,就那样望着那白衣女子离开的方向,他瞧见的是尸体,自然瞧不见那些死去的人儿的魂魄到了那里。 那日本少佐身上虽然有寒意,但暂时没有杀气出现......这是意外的,应该他本该和陆安康先打一架的,毕竟他杀了这么多的日本人。 然而他的第一句话却是:“在我们日本,人死于战争之后,会有鬼差来接引他们前往地府。据说我们日本的地府,跟你们这边的地府是相通的?不知道可是真的?” 陆安康没有看那人,而是不着急的跟他解释道: 日本文化的魔界概念来源于佛教,就像的聪明的一休曾经写:佛界易入,魔界难进。 这是禅宗和尚、我心即佛的表现,禅宗有一句话叫: 知魔界如即佛界如 若魔界如佛界如 一如无二如 如是了知 则魔界无所舍 佛界无所取 那么日本文化中的魔界到底在哪里呢? 按照佛教观念来说,魔者磨也,《正字通》译经论曰:“魔,古从石作磨。梁武帝攺从鬼。” 魔皆在心中,阻人成事是魔,魔界也在人心中。 而中国的佛教和道教的地狱看起来一样,但在和尚道士眼中还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在三点: 一是佛教认为六道轮回,道教是五道轮回。 二是佛教认为轮回之事是业果纠缠,道教认为是太一藏於水,行于时,太一生水,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 三是完全佛教的轮回观念,我们烧纸给先人是毫无用处的,人死后就是中阴身,不能成佛就下地狱,在地狱之中也不能收到我们的祭祀,非要仰仗佛法才行。 不然就往生,但往生也有区别。 其中有往生三善道和三恶道的区别。 在道教的轮回观念中,人有三魂,轮回之一是其中一魂,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魂七魄。 我们的祭祀祖先依然可以在阴间地狱享受到。 《阅微草堂笔记》有老僧入冥一说。 宏恩寺的僧人明心说:上天竺有位老僧,曾前往阴曹地府。 见到面目狰狞的鬼卒,驱赶数千鬼囚来在一所大官署外,都被剥去衣服反绑起来。 有位官员面南而坐,属吏手持名册点名,被点名的鬼囚,要一一接受皮肉精粗的检查和身体肥瘦的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