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伏佩剑白衣,王妃辞别 (第4/5页)
前权柄?你倒也古怪,殿前试五年一度,一旦获得优胜,许多人便直上青云,加官进爵,你只想要一身白衣?” “人各有志。@精华\/书阁*”姜白石却哈哈大笑,明明已然十分苍老,笑声却分外洪亮:“想来陆景也知,这天下之事莫过于圣君之命,他若是可以身着白衣,腰佩圣君之剑,即便不在朝堂中,朝堂中人也要敬他几分! “只是这次的殿前试却并无那般简单。”姜白石目光灼灼:“殿前三试,除了文士之试, 尚有元神、武道二试。 文士之试不必多言,要的是经世之才,无人可以肆意插手染指。 可此次元神、武道二试,却有些特别,大柱国寻来呼风、唤雨两柄刀剑,圣君以这两柄三品宝物作为试眼、奖励,可见他对此次殿前之试重视。 优胜者必然能够获得极大权柄,李家四公子,褚国公那位武道如象的西域荒人,乃至于冠军大将军之子、持星将军,都跃跃欲试。 陆景你如今的修为尚且弱小了些,想要获得呼风宝剑的认同,只怕还差上一些。 “而且即便获得优胜,想要身穿白衣,还要看圣君是否会答应,毕竟......” 上一个身着白衣的人,如今已离开大伏太久,他负剑而行天下只记得他剑气一去三千里,却不记得他曾经也是我大伏白衣。 陆景听到姜白石的话语,有些执拗道:“既然已做了决定,许多事还要尝试一番,否则......难免心中有瑕。” 钟于柏却深深点头,鼓励陆景道:“既然已经有了想法追一追又何妨?少年人就算遇到些磨难挫折、事不如意,也都无碍。 所谓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大约便是如你一般。” 姜白石与钟于柏二人,一人敬告,一人鼓励,陆景由衷谢过二人。 二人又聊了许久,陆景又与二人吃过午饭,这才和钟于柏一同出了首辅府邸。 出门时,那白牛仍然在原处,一动不动。 钟于柏看到陆景的眼神,主动道:“这只白牛是我等的前辈,据说来自鹿潭,乃是仙人坐骑。 鹿潭坠。(本章未完!) 第一百四十六章大伏佩剑白衣,王妃辞别 入凡间,其中的仙人都已成枯骨,就只有这只白牛游荡于天地,倏忽便已三百年。” “直到他遇到少年时的大伏首辅姜白石。” 二人走在青云街上,钟于柏语气里还带着些感慨:“那时的姜首辅乃是一位豪绅家中的长工,一人一牛经历过许多风波,看过天下风云变幻,一路走来,便登上了天下极高处。” 至此一去百年,姜首辅已经垂垂老朽,这白牛却仍然不见衰老。 “姜首辅为何没有修行?” 陆景心中也有些好奇,钟于柏随意一笑:“上天并不眷顾所有人,天下间无法修行者才是大多数。 而朝野中操劳一生的文官,即便能够修行,大多数也累于朝中万事,称不上修为高深,世间哪里有什么全才?” “所幸大伏军中强盛,上柱国元神通玄,少柱国一身气血可压真龙,冠军大将军拳如春雷,三位国公也同样强大,又有魏玄君曾扶正天柱,若有灵潮爆发,这些不世的强者,必然能够更进一步。 再加上镇压大伏的太玄宫,大伏之强盛,毋庸置疑。” 钟于柏这般说着,似乎又想起一人来。他语带敬意:“更何况......重安三州还有一位独占天下武功三斗,说出那句'天下之大,唯我大伏可立帝座'的重安王。” 陆景听到钟于柏话语,有些意外:“据说重安王气血枯竭,已不久于人世。” 钟于柏点头,语气中带着可惜:“确实如此,重安王气血枯败,便是有许多宝物续命,只怕也不久于人世了。 可是......只要他尚且存活一日,他就是天下武夫心中的悬空大日,他手中那杆天戟便如若天柱,受人敬重。 他横压天下一世,此时人生哪怕已走到尽头,声名也将不朽。 听到钟于柏这般话语,陆景也颇为认同,他也读过重安王传记,自然知道如今躺在重安三州的重安王,壮年时究竟是何等的英豪! “天色尚早,于柏先生不如与我去看一看那些孩子?” 陆景这般提议。 钟于柏也应答下来:“最多两三月,新的善堂就改造完成,到时候你我二人还要张罗一个管理者,此事户部早已找我说过。” 直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