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 佩剑着白衣,掌律法雷霆 (第4/6页)
「陆景尚且年少,李家公子想要杀他,少年人冲动之下难免意气行事,自然称得上情有可原!如今正值北泰与我大伏征战,征战之年总要开一些先例,陆景剑意之盛,哪怕是我这终年修剑之人,也不免心生感叹。这样的人才不顾其中缘由,说杀便杀………对我大伏而言,难道是一件好事吗?」 众人齐齐望去,却见钟于柏身穿五品朝服,站起身来,高声开他面容儒雅,言语却颇为锋说,目光直视刑部侍郎郑元,眼中毫无惧色。 兵部侍郎在这大伏,乃是从三品官制,是真真正正的朝中要员! 而钟于柏这么一位兵部司郎中,论及官品,比起侍郎而言,整整低了四个品级,手中所持权柄更不可相提并论。 可是…当钟于柏昂首直立,反驳兵部侍郎,在场文武百官却并不觉无理! 钟于柏虽然只是一位小小郎中,可他曾是安槐知命,修持岁寒、松柏二剑,曾经独坐安槐国都,一身元神修为强横无端,是位真正的元神强者。 如今朝中也有议论,据说钟于柏不久就要被下放到西北道,拔乱反正西北道之势! 此等恩泽,自不必多言。 郑元听到钟于柏话语,却不急不怒,道:「陆景天资虽盛,但却无视大伏律法,这等人物成长起来,心中若无持国之念,又能对我大伏起到什么助意?」 众多官员纷纷附和。 郑元又道:「于柏大人所言也有道理,毕竟…以我之念,本来想要以私刑杀人之罪,斩了陆景。可方才陆景元神试上,确实极其出彩……这样的少年天骄就这般死了,确实可惜。正因如此……我方才又与几位大人商议,倒也可以念及陆景之才,念及他元神剑意天资,从轻发落,让他在狱中让他心性,养个十几载,杀一杀他心中戾气,自然可效力于大伏!」 郑元看着身前,就此开口。 殿宇中再度变得安静起来。 有太子常侍皱眉说道:「陆景之所以这般出彩,他的剑意之所以能够这般锋说,便是仰仗于他一身气性!他一介少年,若是在牢狱中关他十几载,他一生气性被消磨殆尽,便是放出来,过往的锋芒也早己消失不见,又能起到什么用?」 他话语至此,许多人的目光忽而变化。. 陆景元神之试表现太过出彩,再加上北秦与大伏之争,朝中很多原本在此事上中立的朝臣,也都觉得若是这般斩了陆景,未免太过可惜。只是碍于少柱国李观龙之威势,不曾多言! 而郑元方才之语,看似是惜陆景之才. 可实际上却称得上杀人不见血。 陆景一旦入了刑部大牢之中,自然有人关照于他。 也许不久之 后便会暴毙而亡。 即便有太子、盛如舟、钟于柏等人看顾,可身在刑部大牢,不消一年,他一身锋芒就会被消磨殆尽,变得痴痴傻傻 而在这之后,许多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一位痴痴傻傻的天才,也将无人关注,最终也许会病死在牢狱中,也许会不堪忍受牢狱之灾,自杀而亡 朝官杀人,尤其是得大义之后,并不一定要见血。 这时,很多朝官目光,也不由落在另一人身影上。 那人……正是不久之前才回到京城的神霄将军陆神远 陆景是陆神远之子,即便在诀书之后,陆景与九湖陆家已然绝了关系。 可是,陆景身上终究流淌着陆神远的血脉,而最近陆神远也要,受圣君重用的消息甚嚣尘上。 陆神远为陆景求情,无人会说什么,也许还会有朝臣对因此而转变对此事的态度 可此刻的陆神远却端坐在桌案之前,闭起眼眸,不言不语似乎陆景之事,与他无丝毫关系。 盛如舟随意看了陆神远一眼,微微摇头,心中暗道:「一切却听圣君裁决,陆景乃是元神试优胜,按照过往规矩,陆景可在殿前面圣,道出自己心中所求! 无数人求官,陆景求一个恩教… 盛如舟想到这里,却又看到远处的李观龙。 李观龙气息稳重,脸上无悲无喜,哪怕是在这能人无数的大伏朝会中,他的气魄也仍然宏盛! 「只是……圣君想要以七皇子与太子一同磨练,玄都李家死了. 李雨师,若圣君饶了陆景,陆景必然站在七皇子对立面.李观龙心中也不知会如何想。」 「更重要的是…大伏诸多朝官,又会怎么想?」 盛如舟想到这里,不犹看了一眼那朦胧的珠帘之后 刹那间,这位太枢阁次辅大人猛然反应过来. 「圣心难测,我顾虑的这些,也许在圣君眼中并不算什么。 正在盛如舟沉思之时 郑元再度向上首行礼,道:「微臣之见,皆依大伏律法,还请圣君裁决.」 珠帘之后并无声音传来, 倒是坐在最上首的姜白石,却随意道:「老朽也见过陆景几次,心中倒是有些疑问,想要问一问陆景. 姜白石话语一出。 原本笼罩在太乾殿门庭的朦胧雾气消失不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