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九章 除却君身三尺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第2/4页)
此? 都已然是王妃之尊,都终究逃不脱疯癫而死的命运。 “自从母妃死后,第一次在年关吃到饺子。” 裴音归心中这般想着。 一旁的青玥弯起眉眼,询问裴音归:“裴小姐,我知你是齐国来的,特意在里面加了些翠竹香。” 裴音归同样笑着,对青玥道:“很好吃。” 虞七襄有些闷闷不乐,却依然笑着对青玥道:“我们那里逢年过节也总吃饺子,只是最近半载我离了家,却也已经许久不曾吃到饺子了。” 青玥仔细看着虞七襄的眉眼,轻咦一声,大约是从虞七襄的脸上看出了些身份端倪。 陆景问虞七襄:“重安三州离中原有些距离,那里……也吃饺子吗?” 虞七襄回答道:“重安三州原本是荒芜之地,后来大伏先辈前去开荒,带了许多百姓,又经过一百六十年经营,才有了如今人口千万的边境州府。 所以哪怕是边境之地,仍然有许多中原风俗。” 虞七襄说到这里,脸上的笑容也变得有些不自然,她叹了口气,继续道:“只是啊……重安三州有些习惯也和这边不一样。 就比如重安三州这几十年来死了太多人,以往家中有人故去,总要穿白衣,燃白灯。 可是从数十年前开始,满城皆有白衣白灯,显得颇为萧瑟,颇为悲凄。 于是有些百姓家中一旦有人战死,就开始燃红灯,剪窗花。 希望战死的儿郎来世能够有燃红灯、贴窗花,迎接喜事的时候。” 陆景沉默下来。 几个孩子不懂虞七襄的话,睁着眼睛瞧着他。 青玥、裴音归、含采姑娘一时之间也不知说些什么。 北秦崛起数十年,重安三州始终以血扛之,他是北秦通往中原之地的大门,这大门有无数战士的血肉尸骨铸造而成,厚重、坚不可摧。 陆景看着虞七襄低头吃饺子,抬眼之间不由望向远处的太玄宫。 那里坐着一位盖世的帝王,大伏无论是修行者,又或者是诸多朝臣将军提起他,必会提及一个“圣”字。 崇天帝登临帝位许多年,灭去了周遭七国,将西域三十六国收入囊中。 天下诸多异宝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流入太玄京。 乃至在修行一道上,崇天帝也有着压世之姿。 可是……大伏四甲子之下,积累下来的隐患太多,中原富饶之地与四野贫瘠之地差距太大,又有天灾连连,妖魔暗中作乱。 等等诸多原因,再加上北秦的崛起,让这座强盛国度以往积累下来的问题,都在此时爆发。 于是……也就有了“太玄京中酒成河,肉成林,明珠可铸一片月;太玄京外血成海,骨铺路,尸体埋入无边谷”这等的民谣。 这民谣虽然夸大了些,但终究可以反映出如今大伏的难处。 就连观棋先生都曾经提及崇天帝,话语里虽然隐含着一些沉重的东西,隐约有些许不认同,可却也曾提起崇天帝似乎在谋划着些什么。 只是…… 陆景思绪及此,目光又落在虞七襄身上。 虞七襄乃是重安王之女,重安王全盛之时曾经为大伏立下汗马功劳,哪怕他现在已经气血枯竭,天下群雄也同样敬他如当世武神。 他曾是天下武道魁首,现在只剩残躯,也可震慑天下。 而他麾下诸多将士,以躯体血肉扛住北秦战车,让这一座天下不至于生灵涂炭。 沉重的压力被他们扛在身上。 而现在……就如那日百里清风所言,崇天帝以重安王这等功臣之女作饵,想要让百里清风与太冲龙君一同入玄都。 而虞七襄也要理所当然的给大伏龙属一个交代。 “不论崇天帝谋划着什么,重安王是有功将士,以他女儿作为诱饵,未免太过寡义。” 陆景心中这般想着,旋即又想到端坐于帝座上的君王,又有几人不寡义? “至于北阙海龙宫……若是真如王妃所言,那条垂死的老龙想要以生灵血肉为自己延寿,尸骨堆满龙宫,也许就该杀。” 陆景心中这般想着,又拿起筷子给虞七襄夹了一块鱼。 “希望重安三州年年有余。”陆景笑着对虞七襄道。 虞七襄抬眼望着陆景,由衷一笑,深深点了点头。 除夕夜,月穷岁尽,除旧迎新,在此之前,却先要团圆,对于虞七襄而言……能在除夕夜里与母亲的朋友吃上一顿饺子,能够在风雨凌身的如今,寻到这么一处百花盛放的小院,自然也是最好。 “只是……母亲竟然还有这般年轻的朋友。” 在虞七襄胡思乱想中,新的一年到来了。 而夜深人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