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第 170 章 扯淡的新规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170 章 扯淡的新规则 (第5/5页)

    于谨:“刚适应,又改匿名。”

    他打开了昨天刚结束的雾笛杯男单短节目小分表,要研究一下这个新规则是什么鬼。

    丛澜兑出来一瓶清浅的绿色饮料,试探地尝了一口,觉得还不错。

    青苹果味道,打进去点气儿的话,都能当气泡水了。

    “十二个裁判只给看五个分数的那个吗?”她提到这个就想笑。

    于谨看着小分表,露出了痛苦神色。

    “这都是啥啊这是!”他绝望。

    雾笛杯在24日举办,因为有时差,于谨懒得追最新的成绩,照常作息,等到今天才去搜资料。

    国际滑联在打分上又出了新的幺蛾子,决定要匿名打分,也就是说,跟之前的裁判不公开姓名不一样,这一次连分值都不给公开了。

    十二个裁判,短节目是七个动作,照理应该是7x12的方阵,现在却只有7x5——后者是五个裁判的goe打分,其余七个就藏起来了,小分表显示是一个短横线。

    于谨:“五个分数,还得去最低和最高……那这算到最后不是分差拉大了吗?”

    丛澜凑过去看了看,算了下:“不对,应该是缩小了。”

    于谨:“???”

    他脑子一下来没转过弯,但隐隐觉得丛澜说的没错。

    丛澜:“跳跃好与坏之间的差距会变大,摔了话分值就扣得狠了。但是,一个很好的跳跃和一个一般的跳跃,两者的差距就变小了。”

    比如3a,假设有两个跳跃,按照九人裁判来给分:

    (2,3,3,2,2,1,2,3,2)

    (1,2,2,2,1,0,0,1,2)

    肯定是前者的跳跃质量更高,因为很多裁判给了2分,还有三个3分。

    九取七,第一跳goe该得2.29,第二跳是1.29;

    新规假设取前五列的分数,还要再去掉最低和最高,于是就等于只取了三个人的打分,那么前者的goe就是2.33,后者是1.67。

    样本数减少了以后,弊端就出来了。

    一个很好的跳跃,无法与一般的跳跃拉开分值。

    2.29变成了2.33,增加了0.04;

    与此同时,1.29变成了1.67,增加了0.38。

    丛澜:“也就是说,跳跃的质量在goe上没有被体现出来。”

    哪怕这是十二个裁判的打分,是美其名曰匿名公平避免裁判作弊抽选分数,实际上见效微乎其微。

    于谨:“那如果有人在给分的时候,2给了3……”

    丛澜:“影响就更大了。”

    裁判的话语权,变大了。

    这还只是goe,p分上也有新变动,一部分裁判只取一个维度,一部分只取三个维度,一部分是不参考。这样交错进行,最后给个平均分。

    挺复杂的,数学题是让他们玩明白了。

    可惜全是无用功。

    于谨吐槽:“老老实实按照技术手册打分不比什么都强?”

    闹这些幺蛾子搞什么搞啊?

    有病吗?!

    但凡不水分不按照国籍打分,规则上说什么情况给什么分数,都遵循的话,难道不会比现在改来改去要公平吗?

    丛澜喝了一口水:“所以,这个以后要用?”

    于谨:“我祈祷这次试验失败,还是用以前的吧。”

    他真是白瞎了对国际滑联的期待!

    雾笛杯要测试这条新规,但也只在男单和冰舞里尝试,女单与双人还是正常的打分,可能也是为了对比效果吧!

    于谨:“冰舞还没开始比,明天吧,明天看看怎么样。”

    他苦恼:“我不是很了解冰舞……我去找茱迪问一问,你明天什么时候的课?我英语不太行,你给我翻译一下。”

    虽然尽力学了,可这不是要时间嘛,于谨要是能有快速达成英语日常交流的本事,当年也不会走体育特招的路子去上学了。

    丛澜比了个ok:“我去看看课表。”

    作者有话要说:icu的黑历史真多……我研究了好久这个诡异的打分方式,p分那里是真的瞎搞,

    感觉跟cop2.0有点相似,都在坑好的跳跃

    一个质量佳的跳跃,没有在goe上体现出来,相反,一个站住了的一般跳跃,得到了高出它质量的goe加分

    icu要的花滑盛世啊,给它们点赞

    对不起我又……

    所以我们这章留个爪,新章节更新的时候我来发红包

    于是站短到了就是我更新了……一种别样的更新提醒(bushi)暮予的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