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252 章 15赛季世锦赛 (第1/3页)
丛澜的回应不可谓不霸气,让本就是看点的世锦赛再度掀起波澜。 于谨听到有人觉得丛澜的回应太过狂傲,不太好。 他耸耸肩,相反,于谨认为丛澜这话说得很不错。 “如果到了现在,她还缩着收着,那算什么世界第一?”于谨轻笑。 丛澜这话嚣张吗? 好像是有一点。 但有问题吗? 没有。 “她破纪录难道不是很正常吗?就丛澜现在的水准,国内赛水分?你小瞧谁呢?”陆心怡冷哼。 她是阿美莉卡女单,当初跟丛澜一起比过Jr组的赛事,也能算是同期,可惜的是,陆心怡没度过发育关。 虽说现在没退役,不过也跟退役差不多了,日常只能参加掏钱的B级赛,以及全美比赛。 国际赛没有名额,她杀不出去。 顾忌到学业,陆心怡现在把重心逐渐转移,可能过两年就真的退役了。 朋友:“你还挺真情实感。” “你不懂,”她正开车往波士顿赶,差不多要五个小时的车程,顺便跟朋友说道,“看着我喜欢的选手往后面越走越远,我也是高兴的。” 朋友翻了个白眼。 陆心怡:“没觉得她很酷吗?特别好一女孩,我现在唯一遗憾的就是没办法近距离与她打招呼。” 不能参加同一场比赛,就损失了一个接触的渠道。 冰迷们日常调侃“我现在去学花滑还来得及吗”,打趣的也就是这点。 不知道有没有人去做,陆心怡倒是先做到了。 如她这样的花滑选手不少,还有特意赶来看比赛的。 这场赛事中,观众里有一半的人自外地和世界各地赶来,在这些人中,不说百分百,至少百分之九十都是为了丛澜而来。 花滑里世锦赛是冬奥之外最重要的比赛,但这赛事也不一定多受欢迎,现场观众填不满是常事,北美花滑市场衰落得都快没了,现在都没能救起来。 第一场裁判会议在3月28日举行,正式比赛是3月30日到4月2日,四天的时间,人多,一天就比两个项目的单项。 女单的比赛是31日和2日,隔开了一天。 丛澜自打在采访上呛了记者,来看她训练的人就更多了。 抽了心率带扔给于谨,丛澜站在围栏边问他要水。 “还行吗?”于谨问她。 丛澜知道他问得是脚:“没事,不影响。” 四大洲到世锦赛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说痊愈了那肯定是没戏,但好了很多是事实。 中间休息了一周左右,能上冰的时候丛澜就开始了她的恢复性训练,结果练不下来,又休了两天才继续。 “不行的话就吃药。”于谨道。 丛澜:“知道了。” 她抬了抬右脚,点冰姿势单足站立,轻轻地活动了一下。 好一多半了吧,丛澜评估着自己的状态。 但在心态和追逐这方面,她的状态是全满。 陆心怡找了人溜进来看副馆训练,刚进门就瞧见丛澜跳空了个3A,落冰时的脚下也不太对劲。 “哎呀……”忘了丛澜还带伤了。 昨儿跟朋友信誓旦旦说丛澜第一绝对没问题的陆心怡,在这时瞬间揪心。 对丛澜的赛前训练跟踪报道的各个媒体,迅速打出了“训练状态低落,丛澜恐无法卫冕冠军”的标题。 不出意外,又是一场冰迷间的腥风血雨。 · 女单赛前抽签仪式。 丛澜急匆匆赶来,见她出现,快门声立即密集了起来,闪光灯不断,摄影师是最快捕捉到丛澜的群体。 其他人听到动静后,这才扭头去看。 “我就知道是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