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第 317 章 重启的《风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317 章 重启的《风暴》 (第4/5页)

边的人说着什么,脸上的表情看着还不错。

    对丛澜来讲,这场比赛紧张但又不是那么的紧张,她很稳得住,也对比赛这件事很习惯。

    ·

    她的肩膀发力,手臂迅疾抬起,如暴风一样在原地旋转着,于风声呼啸的旋律中开启了她的《风暴》。

    不一样的起始动作。

    曲矜说以前的短节目还是带有一点截断的滞涩感,他在跟丛澜完成了《荣耀》之后,无偿地又给《风暴》修改了一些细节。

    不多,不到十处。

    但有的时候,就跟抛光不完整的玉璧一样,缺的就是这些细节。

    丛澜懂音乐,编曲是另一方面,她会一点但是很久没学习了,所以肯定比不上专业人士,寻找比赛要求和曲子之间的平衡,是她要做的,也是她一直在做的。

    2017年的《风暴》与2015年的《风暴》有什么区别呢?

    粗粗一看似乎没有什么,只是觉得丛澜脚下更游刃有余了,看她比赛的心情更轻松了,紧张依然是有的,不过没有以前那么多。

    细看的话,就会察觉到变化好大啊!

    第一个动作是3A,上赛季的短节目把3A放在后半程虽然加分了,但由于把3F3Lo换去了第一个位置,其实BV是降低了一点点的,这个赛季为了冬奥考虑,依然采取的是原配置顺序。

    齐妍:“一瞬风暴起,昂首迎风向前,3A的气势无可比拟,这是A跳独具的傲然。”

    是明知前路艰难冰寒,仍旧选择向前的坚定。

    冰迷们说,最好的《风暴》不是国际赛,而是2016世锦赛之后的四月份冠军赛。

    那一场风暴刮得全世界都为丛澜注目。

    丛澜回忆了曾经比赛时候的心境,又在训练里一一地放弃、丢下,她跟编舞师探讨过了,也许2015那个赛季她将这个短节目做到了极致,可那不代表,她不能做得更好。

    齐妍说出了她在首体时听到的那句话。

    “2017年的丛澜,不是2015年的丛澜可以比拟的。”

    一样的技术配置,没有四周跳没有新的4Lz,可她就是能让人知道,什么叫做追逐在花滑这条道路上永不停下脚步。

    这场《风暴》的主题不是护佑,不是追思,不是火种。

    它叫做人生。

    齐妍:“她有精湛的技术,也有无与伦比的艺术。滑行技术好才能在跳跃之前做这么复杂的衔接编排,很消耗体力,也对进入滑出速度有影响。”

    她走向了困难至极的地方,就像是很多人在人生困境中一样,绝望、孤单。

    跳接燕式的奋力是一次新的尝试,她在努力摆脱这个困难;

    联合旋转是多次的坚持和不断的尝试,她从未选择放弃。

    走出也好,离不开也罢,刺骨寒风中,荒芜平原上没有方向,入目所及尽皆雪白,只有四面八方不知何时会来的暴风雪是唯一的陪伴。

    多像人生。

    丛澜在这里找出过一条路,两年之后,她又用3A开道,杀出了一条新的路。

    齐妍冷静地道:“联合旋转结束之后,起身,外勾步接连续两个转三进入3F3Lo连跳。”

    一个紧跟着旋转的跳跃,就像是丛澜旋转滑出之后,朝着一边错开两步,直接起跳33。

    落冰后现场一阵掌声,丛澜的连跳节奏一向很好,这次依然如此。

    齐妍没忍住:“你们知道这个旋转后直接跟跳跃的难度吗?可以说,在这个跳跃的进入步法串里,是包括这个旋转的。”

    在ISU的技术手册里,旋转后紧跟跳跃,以及跳跃滑出后紧跟旋转,都算是后一个技术动作的难度进入。

    关键就是这个“紧跟”,不是滑出十几二十米,而是几乎上一秒刚结束,下面一两秒就跟了第二个动作。

    【一个人,她要怎么做才能在燕式蹲姿直立之后,旋转都快懵逼了,直接起跳33的?】

    【不是说旋转也是会晕的吗?澜澜是不晕的吗?】

    【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发生了什么?于谨也想知道。

    舞蹈家旋转也要找点,花滑选手在摩擦力可忽略的冰面以冰刀做旋转,速度快得压根就找不到参照物,哪怕训练再多,也还是会晕。

    区别在于谁的程度更浅罢了。

    丛澜也晕,但她滑出之后就感觉,可以起跳。

    所以她就跳了。

    也造就了这个神迹一样的旋转后两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