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囤货日常_第354章 正好可以给你们引路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4章 正好可以给你们引路呢! (第1/2页)

    “姚知青,你们这一次回来‘应该不是专门给我们村子送那么多东西过来吧?”彭大娘怕姚冬雪不好开口,主动问着。

    毕竟如果真的只是东西,秋天送山货去的时候也可以带回来。

    再加上一封信,也足够写清楚了。

    “确实是!”姚冬雪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确实想跟彭大娘您问一些事情。”

    “问我吗?那说来听听!”彭大娘精神一震,回城时的知青大学生竟然都有问题问她耶!

    “彭大娘,以前听你说采棒槌的故事,所以我想请问一下……如果想交换棒槌的话,能够找谁?”姚冬雪想了又想,还是干脆直接的问了出来。

    彭大娘蹲在地里,抬起头来看着姚冬雪好一会儿,才道:“我说的采棒槌的故事,多是我娘家那边的。”

    “他们那边的村子,是专门种棒槌的,还有国营参场,公社的收入也很多是依靠种人参。”

    姚冬雪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都瞪大了眼睛。

    看到姚冬雪的样子,彭大娘笑了笑,才道:“种参其实很辛苦的,而且每一次种参,要好几年才能起参,还不一定能够有多少收入。”

    “其实啊,阳光村这样才是最好的,地多,粮多,周围山上春有野菜、秋有山货。只要手脚勤快,怎么也能填饱肚子。”

    “我娘家呢,只是公社下面的小村子,还比较偏。参地又不多,每年能够做货的量就更少了。”

    “可不种参也不行,我们村子的地很贫瘠,还分布的很广,干活的时候爬山涉水的……那个辛苦就不用说了。”

    说着说着,彭大娘发现她偏题了,毕竟好久没有人跟她聊起这个话题。

    她赶紧回到最初姚冬雪的问题,道:“人参呢……如果一两枝,我们村里应该有人愿意转手的。”

    “如果需要较多的话,在村里可能就很难得到了。”

    “姚知青你也知道,我们村根本没有上山采山的习惯。只靠着运气遇上人参……又能有多少人有那个运气呢?”

    “这棒槌,也不是上个山就能遇上的东西啊!”

    “那……彭大娘,你娘家的村子离的远吗?如果我们想要去……要怎么才能去呢?”

    “还有,如果我们真要去,彭大娘有没有熟悉的人,可以帮我们搭个线?”姚冬雪干脆直接提出了要求。

    彭大娘看了一会姚冬雪,看到她确实是认真的。

    也是,他们阳光村再好,也不值得这些孩子们千里迢迢的再跑这一趟。

    “我娘家的村子啊,离的很远很远!过去的话可以坐汽车,也可以坐火车。”

    “坐汽车是直接在县城就有班车,就是路程远,需要的时间长,而且中间还得转两趟车。”

    “坐火车就要先去市里,那边的火车站离我娘家村子倒不是特别远。”

    “所以算起来,坐火车更方便,花费时间也更短。”

    说着说着,彭大娘也有些黯然,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回娘家了。

    “如果你们真想去也简单,我可以让你们带封信回去。”

    “我们那村子不大,都姓彭,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