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7章 等待 (第2/2页)
我们多关注着,到时候机会来了,紧紧把握住就好。” 旁边的徐松年也认同的点了点头。 说起来,对于海市的丝巾,其实徐松年比两人稍微了解一点。 毕竟他以前在供销社工作,偶尔的时候,供销社也能有点海市好货。 就是机会不多,数量也不多。 每次有跑海市那边的业务,业务员们都是又向往又忐忑。 没办法,相比起其他大城市,U城这个远离海市的小城市并没有特别的优势。 看到两人就这么自然的把这事真先放在一旁,戴文栋还是有几分诧异的。 在戴文栋的心目中,姚家几个兄弟姐妹应该是不会这么轻易放弃的。 毕竟在眼前的这种情况下,他们敢于做的那些事情,好似每一件都不简单。 现如今,其他人做个个体户都是在逼不得已下的不得不为之。 可他们做的不仅仅是个体户,而是培养出来了一批批的个体户。 据他了解,那完全是出钱出力出货源。 在其他人还在为每家每年那么点的布票发愁的时候。 他们已经两次去了广省等地,直接打通了批发的渠道。 不只是布料、连少见的成衣、手表、闹钟等等好东西都已经订了不只是一批又一批。 最初跟着他们闯的那些个休户,现在都已经发展出了U城之外了。 戴文栋完全可以想象的到,等到改革的春风吹到U城时,敢于奔在时代前沿的人们,肯定有很大一部分是跟他们相关。 这样的人,戴文栋的相像之中,应该是不会放过任何的机会的。 海市的丝巾,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可几人明明已经知道渠道了,却限于现实的情况,没能成功。 陪着姚冬雪去的时候,戴文栋甚至没有听到姚冬雪把广省跟福省的情况拿出来给他们说。 而是真的就认真的打听情况之后,尊重了他们的经营模式。 这样的处理方式,偏偏还不只是姚冬雪一个人,而是他们一家子都有的默契? 一时之间,戴文栋对这一家子,真的要刮目相看了。 过了一会儿,忙完的姚夏兰也过来了。 徐松年还特意提起了丝巾的事情,姚夏兰听完长叹了一声:“海市这样的大城市,应该会很快跟上改革的步伐吧?” 那语气里的期盼,让几人都忍不住笑了。 姚冬双跟徐松年还恰有其事的认真给她分析了起来。 结果就是…… 她说的对,像海市这样的大城市,改革开放肯定会很快就到的。 戴文栋在一旁听着他们一本正经的样子,颇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这还是他除了自己家人,第一次跟其他人家这么接近,这完全不相同的相处方式,让戴文栋觉得格外的新奇。 很快,王兰花就来叫吃饭了,戴文栋回房间去叫妻子。 才发现在他不在的时候,姚冬雪把自己团吧团吧缩成了一小团。 戴文栋走过去,除了能够看到她露出来的后脑勺之外,就什么也看不到了。佳奇的七十年代囤货日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