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4章 马楚的命根子 (第2/4页)
二部蛮。 牂柯蛮族首领张万浚更率大播州(贵州遵义)、小播州(贵州梓潼)、夷州(遵义凤冈县)大小蛮族豪酋三十余人前来。 他们共同歃血为盟归顺马楚,尊马希范为王,使马楚在名义上,获得了湘西、黔东、黔南的大片领土。 这是在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标志着湘西、黔东、黔南、豫东南的各少数民族于唐亡后,再次归于国家。 溪州会盟还立了一根大铜柱,直到后世都存在,铜柱铭文清楚记载了双方会盟的情况。 自此以后,在彭家的约束下,湘西、黔东、黔南的土蛮逐渐接受中原文化,再无大规模的叛乱。 到了明代,这一带的溪洞各族人民,甚至屡次帮助中原王朝出兵平定东南倭寇叛乱,以及抵抗满清入寇。 渝东南一带的土人,至今尚有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才是正式过年的传统,就是因为当年他们应征往东南打击倭寇,来不及过年,因此就把过年的时间提前了。 明末女英雄秦良玉带白杆兵出征的时候,可不是全是石柱兵,还有大量的渝东南酉阳、秀山等地的土家族士兵。 而在秦良玉之前,明万历年间,以溪州(湖南永顺县)为主的各溪洞土司,就经常出兵到东北、东南为朝廷作战。 张鉊现在对面的这个彭士愁,就是后世传承八百余年,历经唐宋元明清五朝,一直到雍正六年(1728)方才被改土归流的永顺彭家土司家族始祖。 至今在湘西、贵州、渝东南的苗、侗、土家族人中,彭、田、向等都是超大姓。 而当时彭士愁派出去主动求和的儿子,就是这次作为贡使前来求见张鉊的彭师嵩。 张鉊只召见了彭师嵩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也立刻就发现,他面前的就是永顺彭氏土司的建立者之一。 张鉊明白,自己返回东京开封府的时间,又必须要推迟了。 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他知道谁能信任,谁不能信任。 眼前的永顺彭家,就是他最可是信任的镇守湘西、黔东人选,以及还能依靠他们整合整个湘西、贵州的土民豪酋。 彭师嵩也不是一般人,当初他彭家危在旦夕时,就敢冒着被楚军杀死的危险,冒死下山寻求和解,这种人怎么可能是无能之辈。 此人虽然粗豪不懂礼仪,性子直来直去,但确如张少敌所说,持重知恩。 他见到张鉊的第一句话,就是把以彭家为首的北江蛮,跟朗州雷、向氏为主的朗州蛮区别开来。 因为彭师嵩非常清楚,朗州蛮帮助马希萼夺权没有什么错,他们彭家若是有机会,也会这么干,但是劫掠并焚毁潭州城,那就太过了。 这是要结下死仇啊!而且这么一来,不管是马楚恢复实力后,还是朝廷控制了湖南,都必然要追究这件事的责任。 张鉊点点头,表示了解两处的差别,笑着对彭师嵩问起了他父亲彭士愁的身体状况,并询问迅速安定溪、辰、夷、大小播州和南宁州的办法。 因为这些州的盟约对象,是楚王马希范和楚国,如今张鉊要收了马楚这个割据政权,势必要重新与这些溪洞蛮族订立盟约。 彭师嵩大为愕然,他没想到张鉊不问怎么平定马希萼,反倒来问如何安定各溪洞蛮族。 当然,彭师嵩对这件事也十分关注,他冒险将两个儿子都扔在了潭州,就是为了彭氏家族的未来计。 要是中国天子不同意和遵守溪州盟约,那战火又将燃起了。 张鉊看着惊讶的彭师嵩笑道:“马希萼并非楚国嗣主,又残暴不得人心,朕自需遣一将提五万铁甲,灭他如同探囊取物。 反而是溪、辰以西各地,好不容易服膺王化,若是处置不善,再度亡归山林,反抗朝廷。 昔年尔彭家与马家血战中损伤的那十数万生灵,岂不白白流血了?” 彭师嵩听到张鉊这么说,一个顿首大礼参拜到地上。 “圣人真有将南北江各溪洞百姓与潭、岳等州汉民一视同仁的想法?” 张鉊把彭师嵩扶了起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你们辰、溪等州豪酋能遵从朝廷律法,听从朝廷调遣,朕又为何不能将你们一视同仁呢? 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