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6章 吴越虽小 但套路可不少 (第3/4页)
把的人可以选。 历史上钱弘俶就是被心向大朝,讲究大一统的臣下给忽悠到了东京,然后就走不脱了,只能纳土献表。 所以张鉊问裴坚这话,是大有深意的。 如今我张圣人讲究忠义,像裴坚这样的,没有一点冠冕堂皇的理由,张圣人是不可能收的,免得污了名声。 吴越国再是恭顺,那也是割据之地,裴坚说到底,并非周国之臣,而是吴越之臣。 他不能给张鉊一个说得过去的投靠理由,张鉊就肯定不会接纳他。 而且连这点也想不透的,想来也是个庸碌之辈,用庸碌之辈做内应,往往是得不偿失。 好在裴坚并非庸碌之辈,历史上他可是得到后周谥号文宪的吴越丞相。 所以只是略略思考,他就明白了张鉊这么问的用意,斟酌了一下语气,方才缓缓的说道。 “臣本河东之人,祖上流落浙西,方得活命,父子两代人均受钱氏恩遇,出仕为官,若以忠义论,当为钱氏效死。 惜乎文穆王山崩以来,钱氏不宁,内有君臣相斗,外结兵祸绵延,一年而换三主,天下为之侧目。 今胡进思等挟持幼主,内牙兵不听调遣,比之昔年魏博诸镇,不妨多让。 臣深恐他们加害主上,又无力护卫,但想来圣天子以忠孝仁义治天下,必不能见吴越两年立四主之事发生。 钱氏大王俶若是心怀忠义之人,自然知道纳土献表归于国家,才是正道。 臣所欲,就是点醒钱氏大王,使其归于正途,又欲借圣天子威势,震慑胡进思等辈,使其不敢再造次。” 说的不错,张鉊都想鼓掌了,而且他要的就是这个觉悟,至于理由是什么,并不是那么关注,更何况这裴坚找的理由,那是相当不错。 别的不说,就像裴坚说的这样,若是在他张圣人大力宣传忠孝仁义特别是忠义的时候,钱弘俶又被胡进思等人废黜,吴越国内发生两年换四个大王的事,这不是打我张圣人的脸吗? 裴坚话一说完,就知道自己猜对了张鉊的心思,因为张鉊已经亲手把他扶了起来,态度更是非常之和蔼,明显是准备接纳他了。 裴坚不由得在大腿上掐了一把,疼痛瞬间让他清醒了一点,心里更是不断告诫,千万不要把绍明天子这种开国雄主当成钱元瓘、钱佐那样的君上。 “胡进思此人如何?可是操....呃,可是王导、桓温那样的权臣?” 张鉊刚想说操莽之辈,但突然想起,人魏武帝曹操可是皇后一家名义上的祖宗,赶紧将对比换成了不那么准确的王导、桓温。 裴坚犹豫了片刻,还是摇了摇头,“胡进思此人,虽有跋扈之举,但并非是王导、桓温之辈。 它早年追随武肃王,颇有战功,其后历二主,握有实权,但也并未起不臣之心,只想保住家族富贵。 且吴越国与大朝不同,大朝乃是圣人一手建立,其余诸名臣将帅不过是追随者。 但吴越以杭州八都起家,忠肃王当年是被推举上位的,其后也多借重浙东、浙西豪强之力。 因此钱氏虽是大王,但并不能一言而决国家大事。” 张鉊明白了,这吴越国实际上就是个众筹的加盟公司,是大家推举钱镠打下来的江山。 钱镠在位时,曾想利用收降孙儒降军武勇都来收揽权力,但最终没有做成。 开国大王就是如此,自然就形成了定制,其子钱元瓘在位时,也尊重这个玩法,是以国内安定,经济发展。 等到钱元瓘的儿子钱佐继位,少年心性,自高自大,做事又有些过于急躁。 他把吴越国内的这些个小小股东当成了聘用的总经理,不行就立刻‘开除’,物理上的开除。 这就激起了吴越股东们的反抗,胡进思振臂一呼,钱佐就归了天,钱弘倧不服,也立刻被废黜。 裴坚继续说道:“胡进思现在,实际上也骑虎难下,他已经九十高龄还做了这样的事,生怕身后家族不保。 内牙兵参与了废黜君上,胃口已经被吊了起来,颇有昔年魏博牙兵之势。说他是王导、桓温,实在是太高看他了。” 张鉊摸着下巴思考了片刻,裴坚都能看得出来张鉊推行忠义,势必不能容人胡进思等人在吴越国的搞法。 胡进思这种九十岁还敢搞政变,弑杀国君的老狐狸,能不知道这个? 他为何不干预使臣人选以图蒙蔽过关,反而是将几次出使朝廷,很可能被朝廷收买的裴坚作为正使? 不过张鉊没把这个疑惑表现出来,而是继续问裴坚,“既然胡进思是在火上烤,并非王导、桓温之辈,廷实有什么看法?” 廷实是裴坚的字,听到皇帝能直接叫出他的字,裴坚心头一凛,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 “圣人,吴越国此时上上下下,都已经是搅和在了一起,麻烦如丝线互相缠绕,很难解开,若要破局,唯有借助外力。 胡进思等人,虽有大罪,但圣人若是要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