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_第二百三十七章 雷霆雨露,皆为君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七章 雷霆雨露,皆为君恩 (第2/2页)

    “陛下说的是,盖因走私泛滥,不欲让陛下知道,也不欲让朝廷干预。”

    说到这里,闵希琛就问徐阶:“老先生您说,陛下会不信吗?会不对在他面前充作圣人一样的先生大失所望吗?”

    “陛下,臣与俞老将军们商议了一下,平户和长崎的贸易既然现在由朝廷控制,那这榷关之税自然也得朝廷做主,故臣等未敢擅定,只依照倭国旧例收税。”

    闵希琛笑着道:“首先,江陵在民间的风气已经大坏了!天下士林中,没几个不骂他的!”

    “就算司礼监奉旨办的《皇明日报》和《邸报》一个劲说他的好话,但这些好话出了京师内城就不会有人信了。”

    “但只要是个人,不可能没有惰性,也不会愿意被人这么拘管着,尤其是到天子如今这个年纪,只怕早就有了逆犯之心!只等着外界的消息一旦涌入京城为天子知道,说不准天子就会只对江陵只有厌恶,连带着对江陵信任的那些文臣武将也恶了,而做出自断臂膀的事。”

    “什么已往江陵运银六百万两,连地砖都是金子铺的。”

    朱翊钧则看着戚继光:“爱卿在东夷应该已经通过接管平户、长崎两地商铺,知道了东夷海利之虚实,以爱卿看,这海利当怎么分?”

    “而一旦做了,天子再想接回来就很难了,毕竟天子颜面何存?”

    戚继光不由得一怔,后背陡然生出一丝凉意。

    “雷霆雨露,皆为君恩,陛下觉得该怎么分就怎么分。”

    “倭国各土酋互相攻伐无度,故税赋很高。”

    “回陛下,东夷因多产银,再加上其国内土酋因互相攻伐,需要很多硝石、铁料等,故海利其实非常丰厚,无论是西夷番商还是本国商贾,基本上将我中国货物主要销往该地,而赚取白银,再来我中国又进货物,又销往该地。”

    张鲸拱手称是。

    徐阶听后点了点首:“但愿吧。只是看目前这新政推行程度,不像是他江陵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

    “在士林明里暗里的策动下,只要是个识字的,都已本能觉得朝廷官府的正经报文都是不可信的!”

    接着,朱翊钧突然就问:“听说,你带了些倭狗回来要送人?”

    朱翊钧则拧眉问道:“本国商人也能忍?不报于朕知道,而令朕谴责之?如此重的盘剥!这要是本国,早沸反盈天了吧?”

    “何况,民间偷偷印刷的那些小报,登载的那些标题猎奇勾人私欲之事,本就更易让人相信。”

    朱翊钧点首:“这样吧,献俘仪式还得准备几日,明日朕宣你到政事堂,与执政公卿们说说此倭国海利,让他们也更清楚些,这涉及到国计民生,不能随便裁定,尤其是在倭之进出货物税率是当减当加,是需要认真酌定的。”

    戚继光在进京后,就先进了宫,见了朱翊钧,且对朱翊钧说起了自己这些对于倭国海利的想法。

    “只怕天子也会相信他江陵掌那么大权势,不可能不给自己捞钱,不可能不比奢炫富而逾越礼仪。”

    毕竟清丈田亩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都会让他们底下的管理庄田的人不得不加高佃租而弥补损失,所以逃佃的现象也是很严重的,正需要补充更廉价的农奴。

    即便有朱翊钧和一些改革派官僚因为体恤佃农,主动减租,但也会因为百姓收入增加和官绅收入减少,而造成国内可为奴为婢的人越来越少,而也正需要更廉价的奴隶,来弥补放出许多奴仆婢女后下降的生活质量。

    所以,戚继光现在才主动开始送廉价倭奴给天子和主张改革的执政公卿,明显是知道他们的需求,也有意通过这种方式,让天子和执政公卿们继续支持武勋与文臣并立,而让他们在私心上也更愿意支持改制。

    “会耕田的倭狗?”

    (本章完)枫渡清江的万历佑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