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九章 朕承天命,当惩天下无德者! (第1/2页)
第242章朕承天命,当惩天下无德者! 至于接下来的视朝,因为不过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所以也没议什么事。 只议了一件。 所议的是,枢密使方逢时、礼部尚书潘晟奏请确定献俘礼举办的时间,而请天子准予。 朱翊钧最终采纳了礼部的题请,定下了日子,然后就宣布了退朝。 而退朝后,戚继光就与英国公和定国公等一起出了宣治门。 定国公先主动邀约英国公和戚继光道:“两位可有空,一起到我那里打马吊?” 大明的勋贵们一般比较闲,所以经常会很有空,做这些娱乐活动。 “可以,戚帅如今不再带兵,想必也闲下来了吧?” 英国公先答应了下来,且问起了戚继光。 戚继光往后瞅了一眼,然后拱手带着歉意笑道:“实在抱歉,还请两位国公爷海涵,陛下已有旨意,让鄙人今日视朝后去乾清宫政事堂,参与议政。” 王国光接着则突然起身建言起来。 “另外,当在东瀛推行本朝之钱通货,只是直接运银元过去,运耗太大,不如以一定数额的银元为堆垛本钱,在东瀛发行只在东瀛推行的代银元之纸钞,以利倾销本朝商货,而又可换更多矿石等货回来。” 他们知道海利丰厚,但也没想到已经丰厚到如此地步,再一想到戚继光等征倭只带近三万兵马过去,就带回来三百五十万两的事。 “本朝乃上国,本朝子民便是上国之民,乃朕之子民,是维系天朝上国乃天下中央的根基,故不能为民着想。” “陛下,若是需要朝贡或需要入境汇报外番入侵本朝之事的外夷,该怎么准其通行?” “关内的白铅粉二两七钱一石,在平户和长崎能卖到六两五钱一石到七两一石。”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然后,英国公和定国公等一众武勋,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这边朝班里的戚继光和张居正、方逢时这些人有说有笑的进了内廷。 定国公这时不由得哼了一声,拉下脸来,然后道:“也就因为我们这些老勋贵没有再上战场报国的机会,不然不会比他一四品功臣之后差。” 定国公听后点首:“你没说错,所以我才主动邀约他,只是心里不服气,我都不知道政事堂里是什么样子!” 英国公这时说道。 “这样啊。” “关内的糖一两一石,在平户和长崎能卖到三两五钱到五两二钱一石。” …… 英国公有些失望地回了一句,然后道:“无妨无妨,改日也行的。” “在东瀛发行代银元之纸钞可行,倭地对纸钞滥发还没有概念,正适合着户部选上好褚纸(古代纸币专用),但要做好防伪,以利当地民生。” 戚继光回后就拱手离开了这里,跟着一走过来接他的内宦离开了这里。 而这时,张居正道:“陛下,据戚帅刚才言,倭国因为连年征伐导致人贱若畜,但本国之民,无地者甚多,而新政主旨在富国强兵与惠民,故需注意因为倭人命贱而被大量引入本朝为奴,而使百姓受此影响,收入大减也!” “不愁将来没有,戚元敬今天故意来这么早,明显就是在暗示我们老勋贵要跟他这个新勋贵站在一起,支持文武并立。” 众公卿拱手称是。 故定国公才称戚继光为四品功臣之后。 定国公道:“谁知道呢,除非也有议政的机会,能进去看看。” “但降也不能一味都降,有些反而还要增加!如卖到他倭国的粮食,避免本国粮食被大量运出去,同时对于进货物到我大明,如进金铜矿到我大明,则不但要降乃至可以降的几乎免税,国朝不缺冶炼之技,但只缺金铜等原矿。” “陛下,臣认为本朝之火器、火药对倭也不是不可以开禁,但不能由私人出售,而应由专门的官营出售,倒也不完全是为盈利,而是助倭国一些愿崇我中华皇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