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章 天胡开局,王允连环计? (第4/4页)
为首的一架,更是嵌金戴红,华美异常。 马车两边,是全副武装的具装骑兵,手持长枪,哪怕徐徐缓行,他们似乎始终保持着严阵之姿。 这便是貂蝉的接亲车队。 典韦一马当先,黑货头戴红绸,趾高气扬的走着,一副我是马群中最靓马的姿态,不知道的,还以为它驮着新郎呢。 典韦身后,是御封媒人董承,董承身为董太皇太后侄儿,因为姓董,被董卓直接从部曲军侯提拔成了校尉,这次大事办成之后,等待他的又是加官晋爵。 董承虽内着红色厚衫,但外面还是套着胸甲与背甲,从事的是护送任务,走的还是黑山军出没的河内郡,自然要严肃对待。 典韦直呼大可不必,但董承依然坚持。 两人一路北上,途径温县,车队并不打算逗留,而是继续东进北上,结果在城外官道上瞧见了一帮小孩,正在官道上追逐打闹。 从衣饰看,这些小孩应该不是平民出身,衣着华美厚实,显得有些臃肿,似乎生怕他们受冻,他们手中拿着木剑,正在比划,打拼,木剑打在厚实膨胀的衣物上,也不疼。 典韦经过,乐呵呵的看着,还滴咕着:“切他中路啊!” 董承见状却心想,温县城门洞开,车马频频,人头攒动,大户人家的小孩随意在外打闹,河内郡不是黑山军肆虐么?何时有这等治安了? 见车队前来,小孩们也自觉的避到一旁,一双双乌黑的眼睛盯着华美的车驾看个不停。 有惊喜,有诧异,有茫然,有懵逼。 “哇,这是皇妃娘娘回娘家了吧!温县有皇妃吗?”一个孩子叹道。 马上有个声音纠正道:“休得胡言,当今陛下年仅五岁,尚未婚娶,何来贵妃!” 另外一个块头较大的小孩又道:“我赌一辆鸠车,一定是公主出嫁,才有这个排场!” 刚刚纠正的小孩又道:“我和你赌!一定不是公主,我猜是某个高官之女出嫁。” 两人又争执两句,甚至以木剑对峙一番,最后决定一问究竟,但那个大块头的,反而不敢问。 于是那个精干的小孩上前数步,没有挡在官道中间,只是靠近了数步。 董承原本无聊听个乐,最后听得对方打起赌来,而且要一问究竟,不由得对那小孩高看了一眼。 先前便是他说的,当今陛下没有婚配,不仅有见识,还有胆识。 只见小孩远远的对着典韦与董承拱手作揖,很快引起典韦主意。 典韦不由得好奇,这小子莫不是要拦亲?现在可没到这个环节,等貂蝉入了邺城,渤海王亲自迎亲,人们才可以开始参与热闹。 若不是看对方是小孩,擅拦车驾,典韦说不定就飞戟伺候了。 “小儿何故拦路?”典韦威严之声响起。 那小孩再度作揖,然后道:“敢问将军,这可是汾阴侯车驾?” 典韦顿生警觉,这小子竟知道汾阴侯,这是貂蝉的封号。 董承也大感意外,急忙问道:“你是何人,为何知我等来历,欲意何为!” “家父京兆尹司马防,目下在家省亲,朝廷将汾阴侯赐婚渤海王,乃是家父告知我的。” 董承打量着眼前的精瘦小孩,相貌平平,却有一双分外犀利的明亮眸子,原来出自河内温县的司马氏。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士族家教,果然不同凡响。 董承望了眼典韦,征求他的意见。 典韦也大感好奇,小子真有见地,渤海王一定很喜欢,便大剌剌说道:“你答对了,你赢了,他输了!” 那小子一笑,再度作揖,然后退回官道最边上,举止大方得体。 “多谢将军!” 然后朝着那大块头一摊手,“你输了,鸠车拿来吧!” “司马懿!你早就知道他们的来历了,还故意和我打赌!我告诉你父亲,你使诈!” …… (PS:求推荐票,月票。)子虚笑乌有的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