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攻心之计,走上正道的董卓 (第2/3页)
,得到的是整个世界,他们将在冀州落地生根,娶妻生子,繁衍后代。” 众人听闻无不眼睛一亮,这话说的,也太乐观豁达了,不亏是渤海王! “如此一来,只怕袁绍要跳脚了,失去如此多的民夫,袁氏春耕,必然深受影响,若甄氏的粮再劫住,袁氏明年很可能出现粮食短缺的问题。”沮授道。 郭嘉接过话茬,接着道:“袁术在南阳战斗不止,耗粮甚巨,恐怕撑不到明年了。” 无论怎么看,袁氏好似已经走入了末途。 话音刚落,荀彧出声,表达了不同看法。 “未必,袁氏底蕴,非同寻常,不是区区粮草问题就能拖垮的,真到了那一步,袁绍振臂一呼,天下送粮者不知有多少!” 刘擎就势问道:“文若,那如何才能击垮袁氏呢?” “回主公,袁氏之强,在其人脉,先帝时期,两次党锢,士人深受其害,而袁氏庇护士人,长达数十年,汉人重恩,绝不会轻易背弃。” 刘擎恍然,这下明白,荀氏可以不看袁氏脸色,不是因为他强大到足以和袁氏抗衡,而仅仅是荀氏并没有受袁氏恩惠,所以不欠袁氏什么,同样的,弘农杨氏,也差不多,所以杨彪才敢与袁隗分庭抗礼。 “士人乃是袁氏根基,要断袁氏根基,也并非没有办法,只是尚需时日,诸位,我有一事公布,胡昭先生,已经接受本王之邀,在邺城开堂授课了!”刘擎笑着将这个藏了许久的消息公布出来。 胡昭先生! 众人听闻无不惊讶,纷纷询问刘擎是如何请到先生出山的。 刘擎笑而不语,得意了好一阵,最后才道:“此事,多亏了王后,是王后请出山的。” 几位又对着蔡琰一阵夸赞,什么世之贤妻啊!已有凤仪之姿啊! 刘擎怀疑他们的嘴都被郭嘉传染了,越来越会说好听的了。 荀彧道:“主公,若胡昭公然招生,士族子弟必趋之若鹜,仅这一条,恐怕就能在经学领域与袁氏抗衡!” 呵呵,我老丈人,你叔父再插一脚,袁氏马上就劣势了。 我的第一丈人,蔡邕再插一脚,在治学领域,我怎么输? 到时候,再祭出龙山书院的杀手锏,有两位岳父做背书,士人们会怎么办? 恩惠那是过去的事,人都是要向前看的,年轻士人若能混个蔡邕弟子,荀爽弟子,谁还记得袁绍。 当然,若真正到了对付袁氏的时候,刘擎也不会整有的没的,而是直接物理消灭。 至于什么时候,可能要看袁氏怎么作了。 刘辩已经作没了,最近刘擎也得到了消息,袁氏和陈王刘宠走得很近,很可能出现拥立刘宠的局面。 不着急,不妨看看汉室宗亲刘宠怎么选。 天下已乱,王权已经名存实亡,刘宠已经是土皇帝一般,若是汉室社稷这块招牌都想去摘了,那刘擎可真不客气了。 “文若,你说刘宠,会与袁氏合作,继续运作小朝廷吗?” 荀彧回:“主公,刘宠在袁绍眼皮子底下,没的选。,不过正因如此,此乃天赐主公良机,刘宠登基之日,便是主公挥师南下之时,刘辩毕竟先帝长子,袁隗为当朝太傅,立长尚且可以争议,所以除了董卓之外,其他人都没有明着反对刘辩。” 刘辩是不好站位,可刘宠是个什么东西? 我曾祖刘开一脉,人还多着呢! …… 南阳郡,丹水西岸,孙坚军营扎与此处。 历经三次大战,马腾与韩遂三战皆溃败,已经退回武关,孙坚受命渡过丹水,进兵析县的李傕。 但孙坚军中对这一调令颇有微词。 程普直言不讳,“主公,我军在丹水以西屡破敌军,真是一股作气拿下武关的好时机,真不知道袁公为何命我军渡河!” 这个袁公,是袁术。 “析县李傕兵锋盛,常人不可挡,那俞涉已经丢了析县,若是再败,袁公可不会再饶他!”祖茂跟着应了一声。 众人又叽叽喳喳说了一堆推论,有类似“袁公不希望孙将军一直胜,直到威望高过他自己”。 也有“析县是宛城门户,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