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_第一百四十二章 陈王上位,诸葛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 陈王上位,诸葛献 (第2/3页)

!”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议事不了了之,众人离去之后,部将曹豹留了下来。

    “啊豹,你可有主意?”

    曹豹道:“将军可还记得张闿?”

    “那个归降的黄巾?”

    “正是,此人虽武力平平,却有一项特别的天赋,擅长潜入,不如派此人,暗中将渤海王……”

    曹豹做了一个刀切的手势,陶谦眉头再度一皱。

    平心而论,他不想与渤海王为敌。

    乱世纷扰,陶谦自下而上,一步步以军功坐上这徐州刺史,并且在局势复杂的徐州站稳脚跟,拉拢士族,联合豪强,收买富商,吸纳黄巾降兵,再凭借自己麾下骁勇善战的丹阳兵,在一众势力中稳居主导。

    假以时日,朝廷再扩大立牧,那他便是徐州牧,真正的地方大员,到这一步,他也就可以安享晚年了。

    为了攒功绩,陶谦甚至出兵兖州,青州,讨伐黄巾,再顺便发展势力。

    然而却撞上了渤海王。

    不仅泰山郡被其所得,连整个青州,都被其纳入囊中,如今,更是将主意打到了徐州身上。

    无法抗拒,无法违逆,因为平黄巾是名正言顺,师出有名。

    而渤海王一旦进来,复杂的徐州局势必然骤变,他努力维系的平衡状态,便会彻底打破,若是失去那些支持,陶谦只不过是领兵的将军。

    思来想去,陶谦还是觉得陈登的计策,最为得当,当下命人去唤回陈登。

    ……

    汝南郡,阡陌之间,袁绍驭马缓行,因过道狭窄,所以只能单马通行。

    “主公,典农之务,派人前来督察即可,何须自己跑一趟。”

    身后传来郭图的声音。

    “粮食生产,乃当下重中之重,万不容有闪失,亲自看过后,方才放心。”

    “今年降水正常,应该是个丰年。”

    袁绍远眺田间,一片绿色,自顾说道:“有了粮,便有了战的底气!”

    他突然停住,回头问道:“离狐战事如何?”

    郭图摇了摇头,“徐荣似乎并无进取之意,战斗间隔,越来越长,如今,已有几日未交兵了,不过,依旧没有退兵。”

    “徐荣这是在试探我方粮草底线,自从折了那些粮草,他以为袁氏山穷水尽了,可笑,我袁氏振臂一呼,供粮者不知有多少,短缺只是眼前的,徐荣喜欢僵持着,便僵持吧,南阳战事如何?”

    “据上回传回的军报,马腾已率军出武关,抵达丹水,黄祖率军攻占南乡,与马腾已有合军之势,而蔡冒水军攻下新野之后,正沿淯水上行,进兵育阳,若说水战,公路账下,也只有桥蕤粗通,可桥蕤正与孙坚抵挡李傕与张济呢。”

    “南阳局势,竟如此被动。”

    郭图凑近了道:“主公,勿怪图多嘴,公路与主公,并非一路人。”

    袁绍嘴角抽抽,连旁人都看出来了,嫡庶之争,历来比宛如死敌,若非袁绍过继,袁隗死后,两人恐怕早为谁人执掌袁氏闹掰了。

    “当务之急,乃是一致对外,若公路真的兵败南阳,命高览前去搭救吧。”

    “喏!”

    “陈王那准备的如何了?”袁绍再问。

    “主公,一切准备妥帖,只待天时,今年十二月,便是登基吉时。”

    “如此,还有半年,用来训兵备战,正好!”袁绍又自顾的说起来,如今,农事与兵事,他事事关注,而其它杂务,则一律交给了逢纪与辛氏兄弟处置。

    郭图面露难色,犹豫再三,还是开口:“主公,还有一事。”

    “何事?”

    “渤海王已经平定青州黄巾,管亥率百万青州黄巾,投效渤海王。”

    “什么!”袁绍惊诧一声,又转瞬恢复如常,旋即冷笑两声。

    “嗬嗬,纵使黄巾两个月吃一石粮,那两个月便会将从我讹走的百万石粮食,消耗殆尽,不知道渤海王能养黄巾几时!只怕这一回,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主公,眼下,渤海王正屯兵徐州边境,看来,因为粮草之事,渤海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