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_第二百六十七章 丁原告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章 丁原告老 (第1/3页)

    新年已过一旬,但这个时候,恰恰是一年中最冷的,白日大部分时间,刘擎都选择躲在屋里烤火,消磨时光。

    终于,中旬时分,刘擎收到了黄琬的来信。

    信的内容很简洁,刘宠愿降。

    其实刘宠并没有什么皇帝梦,走上这一步,全是袁绍赶鸭子上架,以及国相从旁撮合,而从始至终,刘宠也从未入驻过汝阳的“皇宫”,好似袁绍苦心孤诣造出来的皇帝和皇宫,最终也只有他自己待着。

    黄琬说服了刘宠,不过黄琬信中还提到,在刘擎和刘宠之间,还有一人。

    丁原。

    想到顽强的丁原,竟然还能存活到现在,刘擎也直呼神奇,果然奉先不收他,还真没什么人收他,因为丁原并不蠢,他很会为自己找位置。

    无论换了何进,董卓,袁隗,袁绍,他都有自己的位置。

    刘擎召集禁卫,寻了个风和日丽的天气,便告别大小桥北上陈国了。

    途径汝阳时,带上了张辽和吕布,三军一路北上,最终在长平县外与赵云汇合,刘擎也见到数月未见的赵云。

    “拜见主公!”

    军阵前,赵云一袭银甲,抱枪见礼。

    刘擎笑着打量赵云,或许因为是冬日多风,赵云脸冻得红彤彤的,皮肤也差了不少,昔日的白脸将军,如今变成了红脸将军。

    “子龙免礼,有数月未见了吧!”刘擎笑回。

    赵云驾马来到刘擎身旁,马上进入角色,指着长平道:“丁原驻扎长平,而张杨还领一支兵马,驻扎于西面的赭丘,不过据云观察,即便在汝阳战事最焦灼之日,丁原也没有任何动作,甚至连斥候,也未多派。”

    “丁原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长平两头不着,倒是个好地方!”郭嘉评价道。

    “攻城准备一切妥当,就等主公一声令下。”赵云道。

    刘擎眺望一二,看到长平城头有人活动。

    “本王突然想起,好似我军从未与丁原有过正面冲突,你们猜,这是为何?”刘擎问众人。

    张辽说这是巧合,双方并没有正面冲突,自然不存在交战。

    赵云说是袁绍有意安排,丁原总被派去攻击次要的目标。

    郭嘉说是他门清,知道渤海王不可战胜,然后对着刘擎一阵吹嘘。

    最后,吕布说道:“丁原不与主公为敌,并非惧怕,而是给自己留后路。”

    果然,知子莫若父,知父也莫若子啊,作为在场和丁原相处最久的人,自然对丁原也最为了解,吕布一句话便将丁原的想法说了出来。

    “如此说来,若本王给他一条后路,他是不是便会投降?”

    “主公,丁原会投降,但不会弃兵。”吕布又道。

    可他有的选吗?刘擎想着,笑了笑,回道:“奉先,人都是会变的,相信丁原也一样。”

    经历,年龄,都会慢慢改变一个人,特别在目睹了别人的失败之后,人心态的变化,往往来得更快。

    说着,刘擎驾马徐徐走向长平城头。

    一众将士,紧随刘擎。

    从刘擎率军到来,丁原便被惊动了,这段时间,所有人的敌情几乎都来自赵云,而赵云的情况,相对稳定,所以当出现新的敌情时,丁原十分重视,亲自来城头视察敌情。

    然而,看到来到城下的渤海王时,丁原怔住了。

    终极清算时刻,这么快就来了?

    “将军,好像是渤海王来了。”下属说了一句废话,因为丁原认得那是渤海王,何况刘擎还打着旗号。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丁原喃喃道:“稚叔啊稚叔,事到如今,你我也不得不面对渤海王了。”

    下次,一名下属突然来报:“将军,张将军来了,正往这边赶来。”

    张将军回来了?丁原不解,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回城了。

    不多时,丁原便听见一阵马声,然后张杨的身影,快速出现在跟前。

    “稚叔,你怎么回来了?”

    张杨指了指城下,道:“还不时因为他来了,建阳,渤海王亲自,我还布置什么犄角,我留在外面,只会白给。”

    丁原没有反驳,甚至不能更加同意张杨的看法。

    “回来也对,渤海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