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4 划算 (第2/2页)
也是响了起来。 虽然张一凡还没有赐予驸马都尉的爵位,但是村里人见他,已经有点拘谨,更不用说,再叫他什么小凡,小张,张娃子什么的。 一声声的“公子”入耳,让张一凡立刻意识到了这点。 还有,在村子里的这处房子,显然以后肯定没法住,太小了。 张一凡便打算,再修一个大宅子,这处小宅子就给村里当学堂好了。 朱元璋在去年的时候下旨要办社学,可社学不是说办就能办的,教室,教师,还有教书先生的薪水什么的,都是要解决的。 柳家村之前就是没有条件,村里也没有在官府那边说得上话的人,因此,社学到现在都还没有。 张一凡的想法,是自己有空,也可以过来教学,至少数理化方面,肯定是要他自己教的。换句话说,最好他能掌握这个社学。 可是,如果他自己负责社学,那也不可能。最好是这个教书先生,还是得自己人才好,有本事,还对新知识也有求知欲,就能方便在他不在的时候替他教学。 心中惦记着这个事情,张一凡又开始给自己选宅基地,以及规划建一所什么样的房子? 在他考虑这些事情的第三天,朱棣找过来了。 刚见面,朱棣就抱怨他为什么没在城里的府邸? “呵呵,我喜欢这里,准备在这里建一所别院。”张一凡初步选定了那座能俯看村子的小山上,便指给朱棣看,同时说道,“回头你有空闲了,也欢迎你来做客!” 朱棣看了一眼,压根不感兴趣,只是对张一凡说道:“走,去你那房子说事!” 很显然,他是有正事。 于是,张一凡便把他迎进了老房子。 刚坐下,朱棣便对他说道:“这两日,宋濂带头,在朝中公开传雷霆雨露了,估计你说得那些话,父皇听进去了。” “哦?”张一凡听了,稍微有点意外,随后也是欢喜地说道,“这算是好事了!” “还有,太师很是积极,从昨天一早开始就领着礼部尚书去东宫给你张罗事情去了。定下章程之后,便可以定下婚期了!” 听到这话,张一凡又是有点意外,不过这对他来说,也同样是好事。 看起来,这个李善长并不一定真是心眼小的人啊,又或者,他还是很听朱元璋的话,不敢找自己麻烦了! 张一凡心中如此想着时,朱棣还在继续给他讲述消息道:“我去收集倭寇相关消息时,听到父皇有旨意传出,召羽林卫指挥使毛骧回京。我感觉,这个事情可能也和你说得话有关系!” 毛骧?听到这个人名,张一凡稍微愣了下,仔细一想,便想起来了,这个人是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该不会是有关刺探消息那个事情有关吧? 朱棣看到张一凡的样子,以为他不清楚怎么回事,便给他解释道:“这个毛骧是父皇最为信任的人之一,之前一直在沿海防倭!就是和你说得差不多,父皇担心那些通倭寇的内奸有官府中人,就把他和于显等人都派出去了。” 一听这话,张一凡便知道朱棣来找他的正事,估计就是收集到了倭寇有关的消息,过来给他说了。 想明白这点,他不由得有点好笑。这才第三天吧,就这么急着来,很显然,朱棣心中其实非常在意这次能领兵打仗的机会,哪怕是打老鼠一样的倭寇,他也还是非常重视的,要不然不会这么雷厉风行! 果然,就听朱棣对他说道:“接下来,我给你说说倭寇的事情吧……” 张一凡听了,便点点头,认真地听着。 事实上,倭寇问题,在前元时期就已经存在了。甚至不只是元朝,包括高丽,一直深受倭寇之害,都迫使了高丽改漕运为陆运。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朱元璋才会在刚建国之时就派人去倭国,想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倭寇问题。当然了,外交途径是失败的。 可以说,从大明洪武元年开始,北到辽东,南到闽粤两地,都遭受倭寇侵害。特别是山东和江浙闽地为最。 抗倭不力的人,比如潮州卫指挥佥事李德,就被朱元璋下旨处死。 当然了,大部分情况下,这个时候的明军都是厉害的,只要能赶上和倭寇交锋,基本上都是胜利的。甚至还有主动出击,捣毁过倭寇在海岛的躲藏处。 甚至在洪武五年七月甲申:诏浙江福建濒海九卫,造海舟六百六十艘以御倭寇。不过最终因为朱元璋担心造舟的钱会加重百姓负担,就又不了了之了。倒是胡惟庸这边说,这个划算,可以造。叫天的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