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266节 (第2/2页)
扰乱民心。” 南雁只是就事论事的说这事。 倒也不是给国家地震局上眼药。 地震局那边也给了机会,比如说让汪副主任在座谈会上谈震情预警。 南雁事无巨细的提到。 “我在唐山等不到汪副主任的消息,只好在地震台那边监测,27号上午监测到了震情讯息,和地震台的同志分析了一番,结合这几天当地小动物的反应,认为地震很可能在28号发生。” “地震台有很多关于古代地震的记录,我们对其中一些记载进行分析,这才得出了28号这个记录,当然这也得益于汪副主任之前提出的地震发生日期,在一个个时间被排除后,那么接下来的每一天都变得十分关键。” “地震台的同志也觉得可以试试看,他们被我说服,所以我们先是电话联系地委那边,然后又去了革委会大院,陈述利弊,最终唐山地委采取了我们的意见,以防震为由进行全民转移的演习。” “当然,也有部分群众没有被转移,这点跟唐山地委的同志关系不大,毕竟在地震没发生前,所有的震情预警都是预警,是猜测,可能会发生也可能压根不会发生。没得到群众的全身心信任,是我们的工作还不到位。” 季长青听到这话想说,你有什么工作不到位的? 但转眼一看调查组的神色,就觉得南雁这话说的还挺对。 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做足了姿态。 难不成还真能归咎于南雁和唐山地委吗? 他们已经冒险做了最好的决策,没有人能做的比她们更好。 调查组真要是找他们的不是,那这事还真有的说。 以退为进。 策略用的很好。 季长青微微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南雁把事情交代的很清楚,现在就看调查组这边什么意思了。 调查组一行五人,除了正埋首记录的记录员外,其余几人正在低声议论。 没多时,组长站起身来,朝着南雁敬礼,“我谨代表调查组,向高南雁同志你表达感谢。” 季长青见状松了口气。 怎么可能是代表个人呢,这可是军区代表,这次地震灾后调查组的组长,身份在那里摆着呢。 没有再多问什么。 详尽的阐释与其他人那里得到的回答相印证,已然能够解决。 只是在送走调查组一行人时,组长忽然间站住,“如果28号凌晨没有发生地震,那南雁同志你还会坚持地震预警吗?” 南雁笑容苦涩,“我不知道。” 组长看着这个眉眼间都透着酸涩的年轻女同志,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都过去了,会好的。” 是的,会好的。 即便是一片废墟如唐山,后来也能重新建设起来。 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从来都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神力。 只不过这一年,着实难熬了些,在南雁与季长青不断下乡考察,去落实下面公社、生产队发展条件与基础时,共和国送走了又一位领袖。 饶是早就知道老人家身体不好,尤其是这段时间身体越发的糟糕,但这还是让季长青一下子没忍住。 这个最近因为四处跑而憔悴了许多的中年汉子,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久久不能起身。 “季主任,起来。” 南雁低声说道。 跪在地上的人垂着头,没有任何回应。 南雁的声音逐渐大了起来,她当时是轻微声带撕裂,将养了一段时间已经好了许多。 现在已经好利落了,起码再提起嗓门说话时,没有之前的生涩与痛感,“季长青,现在不是你脆弱的时候,起来。” 她知道,那是共和国的主心骨。 哪怕是病体缠身,如今不能够处理政务。 但他活着就是最好的消息。 已经接连送走两位领导人,又遭遇了大地震。 共和国的人民怎么可能做好心理准备呢? 南雁想,即便是日夜陪伴着领袖的警卫员、医护人员怕是都没做好准备。 他怎么能舍弃年轻的共和国,就这么离开了呢? 但,他们必须坚强。 往后的路还很长很长,从眼下开始,他们就要接起这重担。 沉溺在悲伤之中没有任何的用。 将国家建设的更好,这才是逝者最希望看到的。 季长青被那声音唤醒,看着一脸肃穆的南雁,他觉得年轻的姑娘像是哪吒,有三头六臂。 “我们不能沉浸于悲伤之中,该落实的还要继续落实,沉溺悲伤不能自拔,绝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一遍又一遍,季长青终于找回了自己的意识。 他深呼吸,再度深呼吸,抹去脸上的泪水,“你说得对,打起精神来,我们不能再倒下。” 起码不能在群众的期待中倒下。 他们经不起这么一次又一次的伤心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