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6章 咱要亲自去看看 (第2/2页)
当初戚大帅剿灭倭寇,在浙江温州一带,十三战十三捷,加起来的战损,可是没有超过一百人。 而李进的第一次出征,竟然就战死千人,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实在是拿不出手。 如果不是战场靠近海边,就连受伤的这一点人,甚至都要被倭寇一口吃掉,说出去简直丢人。 “大人,你要找的那个年轻人找到了。” 参谋来到李进的身边,声音低沉的汇报道: “只是,情况可能不太乐观。” 李进微微皱眉,问道: “他怎么样了?” 那名年轻人让李进记忆犹新,可以说此战最大的功臣,就是他。 如果不是他一直死死拖着倭寇,不让倭寇吃掉海边阻击的海军,只怕倭寇很可能就已经占据了停泊在港口的战舰。 若是让倭寇掌握了战舰,李进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所以对于那名年轻人,李进也是颇为看重,他可不想那人年纪轻轻,就战死沙场,这对于大明来说是一种损失。 “全身大小伤口百余处,失血过多,可能挺不过明天。” 参谋犹豫了一阵,还是给李进汇报了那人的病情。 李进眸子微沉,这个时代失血过多,简直就是绝症,意味着伤者可以躺在床上闭目等死,没有一点抢救的希望。 “走,我们去看看。” 李进想了想,还是决定前去看看,如果还有希望治疗的话,李进绝不愿看着如此一个少年才俊,死在自己面前。 在参谋的带领下,李进来到了朱棣躺着的帐篷处。 再见到朱棣的瞬间,李进大吃一惊,这个年轻人他见过,他不就是跟在老黄身后的其中一个儿子? 老黄的儿子,那不就是皇亲国戚?他怎么会跑到了这里? 若是这人死在自己的军中,那自己很可能会被愤怒的老黄给弄死。 老黄在宫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就连徐达蓝玉都要怕他三分。 虽然李进没有在历史上见到过老黄的记载,但是历史浩如云烟,又有多少人的名字,被埋藏在历史长河中。 李进想到这里,都觉得头皮发麻。 本来一个蓝玉已经让自己够头疼了,现在再加上皇亲国戚,更是让李进深感绝望。 床上那人,此刻已经被剥的光溜溜的,不着寸缕。 双目紧闭,但是脸色极其苍白,甚至连呼吸都是极其微弱。 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口不计其数,密密麻麻的分布在他的躯体之上,看上去让人心底发寒。 李进立即找来给这人治疗的医生,询问情况。 “这人如今情况如何?立刻如实回答。” “这位士兵身上创口八十六处,虽然都不是贯穿伤,但是却导致这位士兵失血过多。” 大夫的神情也是十分凝重,开口说道: “除此之外,这位士兵全身还受到过剧烈气浪的冲击,导致内脏有些出血。” “不过最严重的还是失血过多,虽然现在伤口都已经经过治疗,不再流血。” “可如今的他已经是生机断绝,体内流出了太多的鲜血,我也无能为力。” 这些大夫在外科方面还过得去,能做一些简单的止血,治疗,缝合伤口。 可也仅限于此,李进的目的也只是让战场上的伤兵,能够得到一个及时的治疗。 毕竟在战场之上,最大的伤害,还是刀剑所造成的的伤口。 这些大夫做一些简单的处理,完全可以应对大部分情况。 不过却不适用于朱棣这情形,普通的士兵,被砍了一刀,可能就导致失去了战斗力,等待救治。 而朱棣这种猛人,被砍一刀就好像玩一样,继续披甲上阵,直至精疲力竭,是天生的将种。 可也正是如此,当朱棣力竭的时候,可能已经是失血过去,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李进看着嘴唇发白的朱棣,深吸了一口气,朝参谋说道: “将军中没有受伤的兄弟,全都叫过来,有些事需要他们帮忙。” 只要这人还没有死,李进就不能放弃治疗,毕竟这人如果死在了这里,会给自己造成天大的麻烦。 哪怕是只有一点希望,自己都要再试一试。 就在李进思索之时,突然营外一名传令兵来报: “大人,有人乘船远渡而来,说是您的故人,要见您一面。” 李进心中一突,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刚刚走出帐篷,就看到老黄大步朝自己这边迈来,神色十分惶急,看上去好似知道了自己儿子病危。 果然,朱元璋刚看到李进,就在远处怒吼道: “李进,咱的儿子在哪里?如果他有什么好歹,咱绝不放过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