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1章 插柳 (第2/2页)
的价钱,也以同样的理由让她冷静地再考虑一下。 她在那里长大,看到过很多过这样的事情。 妈妈这样做,只不过是看她正是能赚银子的年纪,想留着她,让她帮她多赚点银子。 她铁了心要跟那个人走,谁劝都没用。 妈妈恼羞成怒,在她将所有积蓄都拿出来后,却当场反悔,又加了两百两银子。 见她拿不出来,妈妈开始使用怀柔之计,和她说起了她羡慕的柳惜惜。 曾经不听劝阻,遇到个会几首酸诗的小白脸,就以为是自己命定的良人,死都要跟着走。 最后怎么样? 那个带她走的男人,惹了一身麻烦,还害了她。 大概是看出她不信,妈妈带她去看了。 那时她才知道,柳惜惜重新回到了江南。 只是,她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柳惜惜。 不起眼的院子里,她全身是伤,奄奄一息,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了。 妈妈当着柳惜惜的面,告诉红云,那个男人已经抛弃她了,她却还不知悔改。 她警告红云,她在这行里待了四十几年,见到的男人都是薄情寡义之辈,无一例外。若她执迷不悟,以后也只会是被抛弃的下场。 后来,她经过多番打听,才知柳惜惜的男人得罪了京都权贵。那些人知道她回了江南,就将主意打到了她身上,试图通过她,找到可以定罪的证据。 她很同情柳惜惜,但她救不了她。 她又努力了两个月,赚到了那两百两银子。 她坚持给自己赎了身,准备和心爱之人离开那儿。 就在那一天,她无意间从妈妈那里偷听到一件事。 柳惜惜维护的那个男人死了。 她不知这是那个男人的报应还是老天对柳惜惜的眷顾。 她再次去了那座小院子,想要将这个消息告诉柳惜惜。 她到的时候,院子里已经人去楼空,灰尘都已经很厚了。 从那之后,红云没再见过柳惜惜。 不过,这个人,她一直记着。 至于原因,或是因为感激,或是因为愧疚,或是因为她曾是她的向往,亦或是因为离开那一个月后,她和那个男人分道扬镳,姐妹们和妈妈劝她的话都变成了现实。 康夫人听着红云的遭遇,有些唏嘘。 缓了一会,她追问道:“就靠着这个故事?” 沈归舟摇头,“她和我讲的只是一个故事,一个和她有关,和我无关的故事。” 那时的她,根本没将这事放在心上,更不会知道这些人之间的关系。 康夫人被绕住了,那是怎么回事。 “不久前,我无意间看到了一本书。” 书? 沈归舟今日将那本书带了出来,她从袖袋中抽出书递给康夫人。 康夫人困惑地接过,轻声将封面上的书名念了出来,“浊世红莲记。” 沈归舟就着她的手,翻开了折角的那页,“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其实不单单是有意思,沈归舟愿称这本书为奇书。 《浊世红莲记》写的都是些青楼名妓的故事,著书人以与常人不同的视角,看到了她们不媚俗的一面。他以传记的形式,将那些他欣赏的姑娘写在了这本书上。虽不一定可考,但不代表一定不真实。 沈归舟翻开的那一页,写的就是二十余年前的江南名妓,柳惜惜。 著书人用简洁的词句写了她和一文姓河西才子的故事。他将她写进此书,是他觉得她有情有义,性格坚韧。 他在书中写道,文姓才子得罪同僚,陷于党派之争,她被他的对手囚禁折磨多年,却一直未曾妥协,没有说过那文姓才子半句不是。 这个故事存在一定的漏洞,想来是著书人多半是知情人,怕写多了给自己遭致祸事,故意转换省略了一些细节。 尽管如此,不妨碍它吸引人。 沈归舟就是被吸引的一个。 有时候,许多秘密的真相就是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拼凑出来的。 沈归舟看到这本书时,想起了红云和她说的故事。 再加上一些她知道的其他事情,她理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随后,抽丝剥茧,大胆猜测,再逐一验证。 她让人去了江南,去红云曾经说过的地方寻找。 她相信,只要人存在过,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不知是她的幸运还是谁的幸运,柳惜惜竟然还活着。暮萋萋的明月照冰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