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155 先礼后兵 (第2/2页)
萨,在苦海之中任意翻腾、随波逐流、自身难保,就连自己都顾不了,哪还有心思顾别人呢? 偏偏萧文明忽然问起这件事情来,那这姓郭的老鸨子便也趁机顺势提了出来,说不定真能依靠萧文明的手段和力量,替这位姐妹申冤呢! 说清楚了事情的本末由来,萧文明越发觉得这个姓郭的老鸨子的话十分可靠,不像是在编着话诓自己:“那我问你,这女人现在人在哪里?” 郭老鸨想也不想就回答:“现在就住在城西的鹤鸣寺里。” “鹤鸣寺,他怎么跑到和尚庙里去了?” “啊,这我也不知道,大概也是受了高人的指点吧!鹤鸣寺是江南名刹,每天不知有多少太太小姐前去进香,主持大师又是个老好人,就暂且住在那里,等着有没有伸冤的机会。” 机会终于被她等到了,在江南到这个地方,被桑忠昌盯上了,恐怕能帮她、敢帮她的人不多了——而萧文明就是不多的人其中的一个。 并且萧文明可不是想要一味地被动防守,而是要主动出击,将桑忠昌砍了头、将桑淳元拉下马,从而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这个麻烦。 这时的萧文明已经隐隐的意识到了,或许通过这件案件,萧文明将迎来对桑忠昌和桑淳元总决战! 决战在即,萧文明总不免多问几句——就算不指望能够旁敲侧击再问出什么线索,但至少也要排除掉自己内心中的疑虑。 “我说你这老鸨子,你这样把桑淳元的丑事抖落出来,就不怕得罪他和他爹吗?” 那老鸨子的回答的思路显得十分清晰:“怕,当然是怕的,可他姓桑的再厉害也不能一手遮天吧?然而我却是要靠着东家过活的,东家既然要对付姓桑的,我总不见得这时候,还把胳膊肘往外拐吧?” 这老鸨子想的这样透彻,倒也并不容易,比起许多自诩饱读诗书的人,不知强到哪里去了!并且在这个时候,她还能有半句仗义执言,也算是这家伙良心未泯。 萧文明已在心中,已替她暗暗记上了一笔。 既然已经拿到了整治桑忠昌的线索,对于对付桑淳元这件事情,萧文明的心中似乎平添了几分底气。 几番商量下来,就仗着这点若有似无的线索,就直接同桑忠昌和桑淳元展开正面冲突,未免有些不智,还是应当做好两手准备。 背地里查访案件的事情要做,明面上的场面话也要讲! 毕竟为了同桑淳元说话,萧文明已经把苏州知府汤光耀、临海知县牛庆东都请过来了,他们既然来了,总是多少要发挥一些作用的,否则这一路的盘缠萧文明不是白花了吗? 同人打交道,素来都有“先礼而后兵”的讲法。 “礼”是人人都会讲的,无非就是客气一点,但“兵”则不是人人都有的。 而这个“兵”字并不是说手里掌握的多少军队,谈不出来,就能把人家给扬了,而是讲你手上掌握了多少别人无法硬刚的实力,让别人看了就不寒而栗,自然也会跟着你去讲“礼”…… 对于萧文明而言,能够威胁到桑淳元的底牌,其实也就他的儿子桑忠昌这么一张。 至少现在是这样的。 因此这张底牌一定要捏在手里,捏住了就不能放,并且要把这张牌打出最大的威力。 而桑淳元则是一个高明的对手,他不可能任凭萧文明捏着牌而不做任何的反制措施。以他的老谋深算,萧文明刚刚出现在金陵城中,他就已经知道萧文明来此的目的,绝不可能束手就擒,必然也是会有后续的动作的。 而且他十有八九也知道,桑忠昌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是自己唯一的软肋,一定会动用一切的手段和资源,加固这条软肋。 对于桑忠昌犯下的大罪,虽然桑淳元定然是怒火中烧,但出于大局的考虑,他一定是会替儿子掩饰过去的。 那怎么掩饰呢? 无非就只有两种手段。 第一种,就是解决案件:通过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让事主撤案不再去闹。虽然在大齐朝,杀人夺妻属于是官府必须过问的公诉案件,但现在官府本身就在桑淳元的手里,只要是事主不上告,官府自然也就可以当成不知道。 第二种,就是解决报案的人。如果事主的工作做不通,咬死了就是不肯撤案的话,那就对不起了——是你不是抬举,不是我不给你活路!既然你想同我拼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那与其是我死,不如你死好了,干脆把你也杀了,从此不再开口,案件也就了结了……笔讷的铁血小千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