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一十六、寡妇再嫁 (第2/3页)
只得叹了口气。 看到大郎与谢贺氏两人含情脉脉相望,她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心酸、苦涩、无奈,诸如此类都有,复杂之极。 张和德也在打量谢贺氏,他与娘子想法差不多。 他资质一般,只考上一届举人,就没有没有考上。 读书没有出路,他在张家庄私塾学堂当老师。 张家庄条件比起谢家庄相差十万八千里,他的俸禄勉强糊口而已。 他们家庭条件一般,他虽然是长袍,却洗得发白。 这个女人虽然已经嫁人,但是至今还是完璧之身,相貌更是出众。 抛开寡妇这个身份不说,下嫁儿子是绰绰有余,难怪大郎如此迷恋这个女人。 二郎看到谢贺氏,双眼放光。 他心里想,自己如果能够找到大嫂一样的女子,祖坟一定冒烟。 他发誓以后好好读书,争取考上进士或者秀才,娶一个如大嫂一样的美女。 谢德书当然还甘心,还是全力阻拦:“谢贺氏虽然还是完璧之身,但是人在谢家。按照族规,理应谢家处置。” “易安居士寡居尚可嫁人,大宋的两位圣人(皇后)也是二嫁之身。大宋法令也没有规定寡妇不能嫁人。更何况谢贺氏又是完璧之身,哪里不能嫁人?”黄东嘴角勾勒讥讽笑容,有理有据地反驳。 谢德书一脸窘态,但是他很快找到理由。 他冷冷扫视谢贺氏一眼:“谢贺氏娘家没有来人,她依然还是谢家之人,当然应该遵守谢家族规。” 谢贺氏家里贫穷之极,当初谢家出了重礼,才成为他的儿息妇。 “谢贺氏已经提出要回到娘家,谢保长,难道汝想阻拦她回到娘家?”黄东盯着他,逼着谢德书表态。 谢德书哪里示弱,脸上浮现讥讽笑容:“谢贺氏的娘家没有来要人。” 谢贺氏家里贫穷,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根本就不愿意上门把女儿领回去。 大宋结婚难,聘礼难,陪嫁之礼更难。 如果聘礼是五十贯,那么陪嫁之礼是加倍,高达百贯。 苏东坡为了嫁女儿,不懂卖地九千四百贯作为女儿嫁妆,私下称破家嫁女。 皇帝嫁女则更高,驸马不用出一文钱,可以得到七十万贯的嫁妆。 范文正乃是高官,即使如此,他嫁出次女时,几乎倾家荡产。 士大夫如此,老百姓只好跟,嫁妆几百贯乃是常事。 有些老百姓为了给女儿凑嫁妆钱,从女儿出生就开始积攒,如果到时候凑不够就得破产卖地。 介于嫁妆如此之高,范文正公在初订《义庄规矩》时规定:“嫁女支钱三十贯,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 即使如此,这些嫁妆也高得惊人,差不多相当于后面二三十万甚至更多。 有些穷苦人家干脆就不嫁女儿了,无奈之下只好让女儿一直留在家里。 而大宋厚嫁之风也进一步加深了时人重男轻女的思想,更甚者还引发了溺死女婴的极端现象。 黄东眼睛一转,顿时她的娘家贺家没有要人的缘故,嫁女乃是赔本买卖。 怎么办,对方有理,而且占据了大义。 “吾认她为义妹。”他眼睛一转,就要冲口而出。 刚刚有这个想法,他就后悔不已。 父母都是佃客,能够供他读书已经尽了九牛二虎之力。 他家里还有三个妹妹,这三个妹妹的嫁妆只有依靠他来想法子。 田亮突然从后面出来,对着谢德书拱手一礼,嘴角勾勒戏谑一笑:“谢保长,在下愿意认她为义妹。” 听到此话,黄东松了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