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_第196章 让我当城里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6章 让我当城里人? (第2/3页)

己还能出去抠黄鳝、捉点鱼虾鳖蟹,换一点粮食回来吃吃。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所以我家里细粮吃的,要比别人家里多一些...”

    “要是遇到那些家里壮劳力少的家庭,一年的粮食,顶大也只够半年的...”

    卢苗开口问,“那人家剩下的半年怎么办?”

    “蔬菜瓜果半年粮,粮食不够,煮稀一点、加野菜来凑。”

    罗旋道,“生产队里绝大多数社员,都是这样一天天、一年年熬过来的啊。”

    听到罗旋说话,卢刚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突然!

    卢刚驻足,扭头道,“等等!你刚才说什么?”

    罗旋一愣,“我说我会出去抠鳝鱼、捉点鱼虾鳖蟹换粮食吃啊。”

    “不对!”

    卢刚扭头盯着罗旋道,“你说你一个人过?”

    罗旋道,“是啊,要不然我还能和谁一起过?”

    “罗铁柱死哪去了?!”

    卢刚的脸阴沉的、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那般可怖,“他去哪了?”

    “他很好啊,天天在生产队的采石场里干活,一日三餐顿顿有、腌萝卜酸菜都不缺。”

    罗旋道,“只不过,现在他又另娶了一个婆娘...”

    “怎么,他娶了新老婆,就将你赶出来了?”

    卢刚的脸色铁青,“说,他们是不是虐待你了?”

    “没有,没有人能够左右我的生活。”

    罗旋摇摇头,“是我自己要分出来,独立门户的,和别人无关。”

    卢刚只是冷冷的盯着罗旋看,阴沉着一张国字脸,没吭声。

    但他心里却是五味杂陈:屁大个娃娃,想顶门立户?

    你才多大啊?!

    但卢刚听罗旋所说的内容,心中的感受就更是复杂了:小子,能的你不行了啊!

    这么话里话外,似乎还暗含一丝丝警告我的意思呢?

    卢刚脸上阴晴不定,实在是拿捏不准罗旋这些话的真实性,还有所含的暗示...又或许是自己想多了?

    罗旋其实并没有什么暗示?

    “哎呀,爸,这么好的风景,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说要看看你那个出息了的外侄子。”

    卢苗见势头不太美妙,顿足埋怨道,“你不是说广播里面,有一个叫罗旋同学编写的儿歌,听着很亲切、很舒服嘛!

    当时我还和爸你打赌,这首歌,肯定就是我罗旋表哥写的,你偏不信,想来红星乡看看。

    这不,罗旋哥哥就在这里,你咋不问那首歌的事情,偏偏要扯这些东西呢?”

    罗旋一脸诧异,“什么歌?”

    卢苗娇笑道,“罗旋哥你还不知道啊?广播里有一首叫做《生产队里的小社员》的儿歌。

    难道你还不知道吗?

    这首歌,现在可流行了呢!广播里面天天都在放哩。”

    罗旋闻言,心里就更懵了:自己是抄袭...不是,是自己确实“借鉴”了一首后世才会出现的儿歌...

    而且还是那种并不怎么火的冷门歌曲,似乎就叫《生产队里的小社员》。

    可那是在生产队里割水稻的时候,让熊英那些同学,随便在田坎上演唱了一回。

    区区一个正兴大队6生产队,田坎上随便哼唱几句的歌谣,咋就上了广播?

    还扯上了“流行”两个字了呢?

    原来,

    红星乡高级小学里面的音乐老师杨老师,那次在罗旋所在的生产队里,演绎了这首歌之后,见给社员们鼓劲的效果不错。

    而且这首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里面的歌词也很符合当下的发展态势、符合上面提倡的旋律。

    于是,

    尝到了甜头的杨老师,后面连续几天,带着“慰问队”去别的生产队表演的时候。

    这一首《生产队里的小社员》,便成了慰问队里的必演曲目。

    嗯...谦虚一点来说:反响不错。

    按照实事求是来说的话:反响很热烈啊!

    这使得杨老师带领的慰问队,收获到的好评,远远高于另外两支“慰问队”。

    随着这首歌的影响力,后来越来越大。

    正忙着四处搜集新闻素材的广播员张维,偶然听说之后,心里不由灵机一动!

    自己所在的红星乡,现在流传出来这么好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