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 李二来袭 (第3/4页)
怕是要起来了,如今的罗家有财力,有人脉,有圣眷,什么都有,缺的只是一点世家门阀的底蕴,以及能够承继罗家爵位的后人,西域一战鼎定大唐西面战局,此功堪比开疆辟土,回到长安马上封侯的圣旨,也很深刻说明了李世民对罗云生的感激和倚重,那么将来的日子,陛下恐怕要重点栽培罗云生,联想到罗云生如今的年纪…… 刻意栽培如此年轻的臣子,为的是什么? 如今大唐名臣名将数不胜数,多罗云生一个不多,少罗云生一个不少,罗云生本事再大,治国平天下的事怕是还轮不到他,如今重点栽培罗云生,莫非……陛下欲倚之以托孤重任,为下一代即位的帝王培养能臣干吏? 肯定如此了,谁不知道,当今太子跟罗云生早年关系。 这是举世皆知的事。 所以一个问题呼之即出,那就是圣人虽然疼爱越王李泰,可是终究只是那份父亲的喜爱罢了。 试问万一越王将来即位,怎会重用罗云生? 不杀了他已经算客气了,反过来说。 罗云生又怎会甘心对越王效忠? 将来越王即位后,罗云生的第一反应恐怕是立马辞官,携家小远遁避祸才是,陛下今日落下罗云生这颗棋子,根本是一步废棋。 完全没有作用,可是再往深处联想一番…… 长孙无忌眼皮猛跳几下,眼中瞳孔迅速缩成针尖,目光不易察觉地透出极度的震惊。 圣明英武的天可汗陛下,说任何话,做任何事,自然不可能毫无目的,所以长孙无忌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罗云生这颗棋子是一步废棋。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陛下对越王已生不满。 他已经完全不是太子的对手。 如此反过来推理一番,罗云生这步棋就说得通了。 既然你越王殿下配不上仁君之位,那么陛下自然还是要选太子的。 太子与罗云生没有矛盾,还有师生之情,兄弟之情,重用罗云生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当然,陛下也不一定就此彻底冷落越王。 帝王处世总会有两手准备,若将来李泰赢了太子,登临大宝,那么罗云生这步棋。废了也就废了,一个臣子而已。 帝王无情,天威莫测,这句话不是嘴上随便说说的。 长孙无忌不愧是治世名臣,李世民一个小小的举动,竟被他推理出如此骇人听闻的结论。想到这里,长孙无忌捋须的右手不禁有些颤抖,然后惊觉失态,趁没人发现,赶紧放下手,将手拢于袖中。 李世民来芙蓉园来得很突然,没有任何预兆,说来便来了,风一样的老男子。 他来了,别人就不敢走了,再怎么急着回去与家人饮酒赏月,只要李世民还没走,他们就得像钉子一样钉死在芙蓉园里。 罗云生是今日芙蓉园暂时的主人,见李世民开始迈步往里走,罗云生犹豫了一下,迟疑地看了看程咬金,程咬金的反应很利落,一脚踹上他的屁股,把他踹得一趔趄,于是脚步便跟上了李世民,后面一群文臣武将小心地跟着,一大帮人就这样浩浩荡荡朝曲江池走去。 傍晚时分,夕阳的金黄色余晖柔柔地铺洒在曲江池上,水面反射出粼粼波光,池边的杨柳仿佛洒上了一层金粉,映在眼中微微刺眼。 李世民的脚步很慢,闲庭信步般悠闲,走到池边时,李世民回身,见文臣武将们静静地跟在他身后,李世民不由笑道:“今日中秋佳节,众卿都跟着朕做甚?都回去与家人团聚,朕今日批阅奏疏有些乏了,来曲江池随意走走,尔等不必跟着,快回去吧。” 长孙无忌犹豫片刻,与房玄龄交换了一下眼神,于是众人纷纷行礼,向李世民告辞。 行礼过后,众臣转身离去,罗云生眨眨眼,也像模像样行了一礼,非常低调地混在人群里打算和大家一起走。 刚走出两步,便听李世民冷冷地道:“云生,朕让他们回家,可没说让你走。” 罗云生神情一滞,还没反应过来,便觉自己左右两边的肩膀被大力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