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四章 再见天颜 (第3/4页)
,更没有问他的罪,一开口反而先提到茶叶这上面了。 “呃,臣是个懒人……”罗云生开始组织措辞。 李世民似笑非笑:“嗯,这个不用你说,朕知道,满朝文武都知道,我大唐里面要找出一个比你更懒的人,比登天还难。”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罗云生:“………” 真不会聊天啊…… “呃,因为臣很懒,又素喜饮茶,可是如今大唐的茶道过程实在很繁琐,臣曾试过几次,每次水还没沸,臣已渴得不行了……” 李世民脸又黑了:“混帐话,饮茶是风雅之事,粗鄙之人才用来解渴。” “是,其实臣就是粗鄙之人,品位不出茶中诸般滋味,所以臣在家中琢磨日久,将目前大唐的茶道重新化繁为简,又将采摘下来的茶叶炒制一番,沸水冲泡后直接饮用即可……” 李世民沉默片刻,好奇地道:“你为何突然又想到炒茶?” 罗云生想了想,道:“茶之一物,是上天赐予天下人的,天下人的东西,不能只让权贵来用,所谓茶道更不能强行冠以儒家道理,以繁琐的过程和高雅做作的姿态来阻拦百姓们共享之,茶,是自然之物,天下人皆可品之,权贵的茶是坐在云端喝的,不沾凡尘,曲高和寡,而臣弄出来的炒茶,是天下人喝的,因为它带有人间烟火气,它属于天下人。” 李世民眼睛越听越亮,最后终于点头缓缓道:“区区炒茶,倒被你说出一番道理来,云生心思敏锐,尤其心怀天下,殊为不易,朕的那些皇子,还有诸多老臣的子嗣,难见似你这般胸襟者,可见云生的不同之处……说得没错,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斯言善哉,朕与诸臣得天下不过十几年,无论君臣,对社稷对士子对百姓,都当抱以敬畏之心,知其‘水亦载舟,水亦覆舟’的道理,这大唐的社稷方能千秋万世,你所制的炒茶,也是这个道理,做人与做事,都须带有几分人间烟火气,让百姓们觉得帝王与臣子其实离他们并不远,如此才不至君臣与百姓离心离德……” 李世民似有所悟,长长一番话不知是对罗云生说的,还是在自言自语,也不管罗云生什么感受,独自一人喃喃念叨许久。 政治人物最喜欢干的事便是由小见大,任何东西,任何微小的事物,他们都有本事把这个小东西联想到治国平天下,并且无限放大,提升到国家和政治的高度。 李世民现在干的就是这件事。 其实罗云生的想法很简单,百姓喜欢人间烟火气,所以制出炒茶想必应该很接地气,如此而已,结果没想到李世民居然扯到孟子,社稷,心怀天下,水亦载舟,水亦覆舟…… 罗云生心好累,不知该接什么话,感觉自己已不太会聊天了…… 罗云生无话可说,但李世民显然还有一肚子话。 “二十余年前,前隋君昏臣庸,朝廷劳民伤财,为满足昏君巡视天下之私欲而大兴土木,建行宫,修运河,造龙船,为一己之欲而疲天下,征调民夫而致十室九空,民不聊生而致英雄揭竿而起,朕那时潜居晋阳,逼父皇顺大势而举义旗,幸得八方英雄来投,盛极时麾下谋士如雨,猛将如云,终教日月换了新天……” 随着李世民缅怀般的语气缓缓述说,罗云生低垂着头,眼皮却跳了跳。 这话……不对呀。 顺大势举义旗的人根本是你爹好不好?怎么成了被你逼迫?再说……隋炀帝难道真如你口中所说的那么不堪么? 短暂的不解过后,罗云生顿时回过神了。 说来还真是无敌寂寞惹的祸,作为一个可以称作“东方不败”的帝王,放眼天下再无对手,人生寂寞如雪时难免无聊,所以,无聊时干点什么呢? 篡改史书吧,把白的说成黑的,把配角拉上来当主角,嗯,很有挑战性也很有意义。 千百年后,物是人非。唯只剩一位无比英明睿智,几乎找不出缺点的帝王在青史里光芒闪耀,亮瞎后人狗眼…… 看来今日这番话,李世民已有意为来日修史而做铺垫了,罗云生甚至可以想象得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