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八章 做人要想帅,帽子得少戴 (第2/3页)
,大户人家礼节来往都没有送这般重礼的说法吧。 罗云生将房遗爱请到前堂,宾主还未落座,房遗爱便给罗云生长长行了一礼,面露尴尬之色。 “今日房某特来罗家赔罪的,遗爱已深受教训,并诚心悔过,还请罗兄看在往昔交好的份上,莫予计较房某的罪过。” 罗云生眨了眨眼,笑道:“前日说过了,此事已彻底揭过去了,房贤弟又提起此事,实为不该啊。” 房遗爱脸色发红,羞惭地道:“揭过去是罗兄的宽宏大量,但做错事的是房某,自己做错的事,不能装聋作哑,终要有个交代的。” 罗云生深深看着房遗爱,目光有些欣赏。 大户人家出来的子弟,纵然纨绔浪荡,但不得不说,教养还是非常不错的,仅这坦然认错的态度就令罗云生非常有好感了。 房遗爱今日特地上门赔罪,然后一脸尴尬苦涩地说出了会昌寺风波的缘由。 罗云生没插嘴,一直静静听他述说。 其实罗云生也没有想到,他提前祸害了辩机小和尚,竟然还能跑出来一个新罗王子,圆测大事。 总的来说,终究还是与女人有关,有些事情是躲不过去的,这个女人正是房遗爱的妻子,高阳公主。 历史无情,车轮的轨迹不出偏差地朝着它该走的方向驶去,该发生的终究会发生,防都防不住。 是的,高阳公主在宫中认识了辩机,觉得他颇为有趣,想要交往。 辩机有任务在身,又知道高阳公主与罗云生关系不错,自然不敢犯错,便将师弟圆测推荐给了高阳。 谁曾想,这个来自于异国他乡的僧人,令她神魂颠倒。 罗云生不是局中人,所谓爱情,所谓婚姻和道德等诸如种种,他没有资格去评判对与错,个中滋味,高阳,圆测和房遗爱三人才最清楚。 站在道德立场上,再怎么美好的相遇,终究是一段出轨的孽缘,可是,它……真的很美好啊。 一对无爱的夫妻,一对彼此爱慕的情侣,罗云生该站在哪边说话? 房遗爱跪坐在前堂里,罗家用来待客的茶杯在他面前升腾着氤氲的雾气,可他动也没动,眼里已蓄满了泪,脸上的表情充满了羞辱,难堪,愤怒,以及一丝无可奈何的茫然。 高阳与圆测相遇相识,二人之间来往渐多,高阳是所嫁非人心怀幽怨的公主,圆测是风度翩翩,谈吐优雅的僧人,三岁出家,师从高僧玄奘,早在少年时便在长安立名,虽然年少,但对佛法理解精通,口才极佳,尤以与人对辩佛法闻名。 相比房遗爱,一个是走马章台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一个是英俊风流,博学优雅的长腿欧巴,高阳公主的选择自然没有任何悬念。 于是高阳与圆测相识之后,高阳借研讨佛法的理由经常出入会昌寺,与圆测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高阳的举动房遗爱自然很清楚,心中不仅嫉妒而且感到十分羞辱,因为高阳从来没有与他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剩下的房遗爱已没必要说,罗云生全明白了。 说到底,这桩事从头到尾都是房遗爱谋划出来的。 从纨绔们在他的建议下登山进会昌寺进香开始,这个阴谋便已开始施行。 玄奘大师在会昌寺为僧人们讲经布道,不接待俗客的规矩房遗爱早已打听到,那个名叫圆测的和尚帮着玄奘大师翻译天竺经文的事实房遗爱也知道。 于是纨绔们进寺理所当然被拦,以纨绔们的跋扈性子,与僧人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事,火烧寺门后回到家被各自的老爹痛揍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再往后,以程处默为首的纨绔咽不下这口气,房遗爱中间再挑唆怂恿几句,接下来自然便开始酝酿更大更激烈的冲突…… 唯一失算的地方就是,房遗爱没想到程处默把罗云生拉了进来,罗云生在长安众纨绔心中还是颇有威望的。 于是这件事渐渐变成了以罗云生为主导,事实上罗云生也没让房遗爱失望,雇了十几个大汉把会昌寺闹腾得鸡飞狗跳,可是鸡飞狗跳之后,房遗爱便发觉事情的发展已脱离了他的掌控。 他没想到罗云生看穿了整件事。 结果令房遗爱非常震惊,高阳和圆测相识,房遗爱暗中怀恨,策划阴谋,这些事都是秘而不宣的,根本没人透出半点风声,罗云生为何会知道? 房遗爱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好无奈地归结为罗云生不愧是大唐百年少见的英杰,也只有这个理由,才能解释现在这一切无法解释的现象。 罗家前堂里,房遗爱表情苦涩,语气低沉,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