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九章 罗家庄的突发事件 (第2/3页)
和众老兵看到了,急忙敛了哄笑,老老实实列队行礼。 老娘朝赵老蔫一瞥,不满地道:“啥意思么?早跟你们说咧,不要搞这些虚招子,要行礼你们跟我儿子行礼去,我一个种地的老农妇,跟我行啥礼,滚开滚开,挡我路咧!” 赵老蔫比老娘大几岁,但尊卑有别,礼数不敢乱,于是笑道:“您是侯爷他娘,咋不能行礼,老太太有福气,生了一个这么伶俐争气的娃子,村里乡亲早说咧,说侯爷生下来时罗家房顶开满了灵芝,香气扑鼻,定是天上星宿下凡,投了罗家的胎,将来封王拜相也不稀奇呢。” 老娘笑骂道:“屁的灵芝,我娃出生那天房梁受潮,长了两朵菌菇,被那帮子碎嘴的一传,成了灵芝了,真要是灵芝我早摘下来卖钱咧,还种个屁的地。” 赵老蔫和众老兵哈哈大笑。 说来众人对罗家的感觉有点怪,罗云生和玉儿是最和善的。 对下人,对庄户,对乡亲,见了谁都是一脸堆笑,和气得不行。 可赵老蔫和老兵们在罗云生面前总是执礼甚恭,心怀几分敬畏,反倒是侯爷他老娘,每天见了他们总是骂骂咧咧,嘴里常常冒几句粗话,赵老蔫他们却觉得很亲切,在老娘面前往往也随意得多。 这种感觉很奇怪,像是无形中有种熟悉的气场,拉近了老兵们和老娘的距离。 或者说,大家本就是同一类人? 闲聊了几句,老娘将老兵们一个个赶开,因为挡了他的道。 老兵们嘻嘻哈哈散开,各自忙自己的事去了,赵老蔫却凑了上来,非要跟着老娘一块干农活。 “你会干个屁,杀了半辈子人,哪里还能侍弄庄稼。”老娘毫不留情地打击他。 赵老蔫抢过老娘的锄头,扛在自己肩上,笑道:“老夫人莫看低了小人,小人曾听侯爷说过一句话,叫什么‘术业有专攻’,大概意思是干哪一行便精通哪一行,小人侍弄庄稼的本事不如老夫人您,不过论布阵杀人的手艺,您肯定不如小人……” 老娘呸了一声,笑骂道:“杀人了不起了吗?想当年老婆子杀人的时候,你还不知……” 话没说完,老娘语气一顿,忽然住了嘴。 赵老蔫却听出了意思,试探道:“老夫人您……也当过府兵?是娘子军?” “滚!滚远!瞎打听甚?老婆子种了一辈子地,当个屁的府兵!”老娘恼羞成怒。 老娘莫名其妙的发怒,令赵老蔫有些愕然。 他不明白只是简单的一句问话,为何却令老太太发这么大的火。 在如今的大唐,“府兵”俩字可是带着褒义的,而女府兵更了不得。 因为那意味着是平昭阳公主的部下。 这是一个家家户户以为国征战为荣的尚武时代,除了家国大义,府兵还包含着个人的私利,参加了府兵,意味着多了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意味着可以凭个人的本事冲破权贵对寒门的封锁,以军功而赐田,以军功而当官,甚至以军功封子封侯。 只是问了一句“府兵”,老夫人为何如此生气? 看着老娘怒气冲冲的背影,赵老蔫挠了挠头,又跟了上去。 “老夫人恕罪,小人嘴笨,总是说错话,跟您赔个礼,老夫人莫往心里去……” 老娘脚步一顿,佝偻的身躯缓缓转过来,看着赵老蔫,沉默许久,忽然一叹。 “你们也不容易,我儿当初打吐谷浑,听说凶险得很,若没有你们豁出命帮衬,吐谷浑不一定拿得下来,我儿也不一定能活着回来,话说得大一点,你们是我儿的恩人,往后在我面前莫称什么‘小人’,都是七尺高的汉子,都是死人堆里打滚出来的,谁比谁小?” 赵老蔫忙摇头:“那可不成,礼不可废,您的儿子如今已是侯爷,实打实的大户高门人家,上下没个规矩还不乱了套?叫别人听见了笑话,我们这些厮杀汉粗鄙得很,侯爷好心给我们这些不中用的老家伙一个归宿,我们若没个规矩,外人笑话的是罗家,是侯爷。” 见赵老蔫坚持,老娘也没法再劝,拍了拍他的肩,道:“随你吧,既然看重规矩,就按规矩来。” 赵老蔫嘿嘿笑着躬了一下身。 眼睛不自主的往老太太的手看去。 这双手肤色黝黑,指关节和虎口处老茧很厚,手背青筋虬结,看起来非常的结实有力,似乎能扛起一座大山。 见赵老蔫盯着自己的手,而且重点盯着自己的手指关节处,老娘急忙将手一缩,抽回来拢在袖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