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19章 磨刀石 (第2/2页)
有人建言不分巨细把奏疏送来军中。” “杨修第二!”皇帝摇头,不屑的道:“不,杨修至少能揣摩到帝王心思,这些人,却不知朕最厌恶的便是这等小聪明。” “是,这些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秦泽说道。 臣子揣摩帝王心思是常事,包括刘擎等人也是如此。可你揣摩就揣摩吧!自作聪明就是犯蠢! 在那些人的眼中,帝王和太子之间的关系更多是君臣,越是恭谨越好。 可在皇帝的眼中,君臣之间,先是父子! 颠倒了秩序,伪帝和太子之间的惨剧就不远了。 别说是奏疏,就算是阿梁真的动了几个不听话的臣子,皇帝也只会暗中叫好,顺带叫人回去给太子吃一枚定心丸——我儿牛笔! 但他不能鼓动太子去这么做。 你可以自己琢磨,但不能要朕来手把手的教你。 这便是皇帝的教子方法。 没多久,锦衣卫送来消息。 “太子舍人张强建言太子当每日早期后为陛下祈祷,每日的政事当多听刘相等人的看法,少说话……另外,不分巨细,有事当立即飞报陛下……” 秦泽发现皇帝的脸上多了冷意。 皇帝屈指在桉几上叩击着。 “他这是想让阿梁成为一个唯唯诺诺之辈吗?其心可诛!” 秦泽心中一颤,想到了那位张太傅。 皇帝登基后,随即便册封了太子。东宫的人手也陆续配齐了。 按理,太子太傅等职当由刘擎等人兼任,但皇帝却在东宫大量用了北疆系之外的官员。 有人赞美,说皇帝深谙制衡之道。 是啊! 皇帝身边大多是北疆系的官员,东宫再如此布置,北疆系一家独大,如此,刘擎等人的影响力也就太大了。 张强乃是老臣子,德高望重,作为太子太傅是够格了。刚开始时,他整顿东宫颇为得力,皇帝甚至还赏赐了他一万钱。 可这才多久,张强竟然就掺和了皇帝父子之间的事儿。 秦泽想到了一件事儿,出征那一日皇帝先出宫,他要晚些。在出皇城的路上,他看着不少官员明显的放松了许多。 那一刻他没仔细琢磨,此刻想来,那些人是在畏惧皇帝。 皇帝一走,许多人该撒欢了吧! 张强,只是其中之一。 这事儿不可隐瞒。 秦泽想到这里,说道:“陛下,当初奴婢出皇城时,见到不少官员都面露轻松之色。” “当朕是老虎?”皇帝神色依旧冷冷的,“张强是老臣子,自然该知晓朕对阿梁的情义非同一般,可他却依旧撺掇阿梁如此,是何居心?” 老臣子,可不代表人老实。 秦泽见茶水没了,就出去叫人弄来。 再回身,就见皇帝冷笑道:“朕倒要看看,这些人能弄出什么名堂来!” 陛下竟然不管? 秦泽愕然。 “秦泽!”皇帝突然开口。 “奴婢在。”秦泽微微欠身。 “你说,太子在想什么?” “奴婢,不敢揣测。” “是啊!你都不敢揣测,可有人却敢。” 秦泽嵴背发热,恨不能插翅飞出去。 “去吧!” 皇帝拿起文书。 秦泽如蒙大赦告退。 走到门外,就听皇帝轻笑声。 “阿梁,莫要浪费了为父给你准备的磨刀石!” …… “殿下!” 皇帝走后,太子监国。阿梁每日都会和刘擎等人朝议,但他主要是听,偶尔发表看法。 “嗯!” 阿梁方才有些走神了。 “殿下,长安市面上粮价跌了不少。”曹颖说道。 “此事,卿以为当如何?”阿梁随手拿着笔,在册子里写了一行字,然后合上册子。 册子和笔都是他听政时所用,皇帝鼓励他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儿记录下来,不用担心丢人。 记录完毕,阿梁抬头。 他看到了曹颖眼中的失望之色。 “臣以为,当由朝中出钱收购粮食,把粮价抬起来。毕竟,谷贱伤农啊!” 虽然是第一次监国,第一次在没有皇帝的保护下直面重臣们,但曹颖希望阿梁要敢于发声,敢于试错。 阿梁点头,“如此甚好。” 随后又商议了几件事,形成决议后,阿梁令人送去军中。 他随即去了皇后那里,母子谈话许久,又陪李老二玩了一会儿,这才疲惫的回到书房。 他随手把小册子放在桉几上,坐下,放松的躺在剑客的嵴背上。 门外,富贵蹲坐着,不许任何人接近。 阿梁眯着眼,双手枕在后颈上,轻声道: “都把孤当做是孩子啊!” 一阵秋风吹进来,吹动了桉几上的册子。 今日记录的那一页被翻到了正面。 ——谷贱伤农,当出钱购买,提振粮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