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遥太子_第九十八章 物极必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物极必反 (第2/2页)

毕竟之前的太子殿下留下的政策一直被保留,自己也分到了一些地,只是这租税…也只能苦笑了,总的来说还是有期盼的,很简单就是——活着。

    李承乾告别了老农,转身看到不远处的柳冲等人便走了过去。

    “臣柳冲,臣…参见太子…”话还没说完便被李承乾制止了,“柳大人,还有大家都不必多礼了,回去吧。”

    再回去的路上,柳冲还是忍不住的问道:“殿下,您还懂种地?”

    “当然,我南山别院小岗村那么多人,不懂点知识怎么能行呢?那上当受骗怎么办。”

    随后呢一众官员听到李承乾的话,都会心的笑着,可李承乾随后却又说道:“其实所有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你们现在为官,如果不懂所辖之地的人文地理,不知道所辖之地的优势劣势,同样会被下面的官吏所欺骗。”

    “所以想做一个造福一方的好官,一个合格的朝廷官员,他的工作一定不是天天坐在官署里,而是要自己去基层,去第一线了解现在老百姓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因地制宜,每个地方的环境,人文可能都不一样,只有深入了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才能了解到自己,朝廷的政策是否实施到位。”

    “为官一方,便要造福一方。你们记住,增加税赋是最愚蠢也是最无能的官员的办法,你们要做的是利用本地的资源,让商业繁荣起来,只有活跃的经济,才能解百姓之苦,也才能解一国之忧,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一众官员收起了刚才的笑容,他们仔细的想着李承乾的话,深以为然,看向李承乾,便觉得太子殿下果然博学,高深莫测。

    这回杭州的路途,李承乾总会有意无意的向这些官员们灌输经济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尤其提出了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新论点。

    “这个是圣人所言,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主要是因为后人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就慢慢的偏离了原来的轨道。”

    在柳冲等一干官员疑惑的眼中,李承乾徐徐阐述了他认为的这句话的真解。

    “首先,知识让我们开启了智慧,有了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让我们告别了那种茹毛饮血的日子,但是这话说的有些极端了,物多必缺,物极必反。”

    这句话因个人认知度不同,所领悟的观点也必然不同。

    中国自古以来的圣贤之人都力求,人在追求物质生活与人文思想要阴阳平衡,不可极端在一方面。

    李承乾想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告诉这些官员,他的一些理解,南方自己不经常来,所以他希望能留下一些火种,因此他又接着说道:

    “有文化不一定能行,但没文化就更难能行,这个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味追求教条,猛啃书本,不惜做书呆子的奴隶,甘愿崇拜酸秀才为荣,也会被人嗤之以鼻。

    说到这李承乾停下脚步,回首对着身后的近十名官员,语气变得严肃:“你们记住,不可站在失去自然规律下,去获取各方面的志向,追求物质生活没有对错,也没有好与不好之说,只要适合道的德体,金钱物质是人们享受品质生活的正常之举。过于追求物质生活,过与追求精神世界,都会让人心性发狂,得而失心,失心受狂,狂而失性。”

    可为什么后一句提出唯有读书高,因为唯有读书才能提升自己的德行,厚德载物。

    李承乾清楚的记得清朝政治家林则徐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所以可见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我们生活所需,不过一碗饭,一张床,一间屋。

    精神所需,不过一支笔,一张纸,一本书。

    读书高者,志向存,家国天下装心中,仕途名利双收场!

    众人都在认真的听着李承乾的看法,他们并没有因为李承乾年轻而内心轻视,这太子殿下的才华可是响彻大唐的,他们都是读书人对于圣人的这句话可是非常赞同的,这也是他们身份的一种肯定。

    但是现在他们听到了太子殿下似乎有不同见解,所以都听的格外认真,他们的结论只有一个就是太子殿下觉得这句话对,但是对的不多,太绝对了。

    这观点似乎否定了除了读书以外其他的所有行业,一个社会的构建可不是仅仅靠读书就可以支撑起来的。

    所以李承乾对着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你们想一个问题,推动社会的发展,靠的是一个国家的官员么?”

    “这个问题我不会为你们解答,留给你们自己有时间的时候去思考,相信你们如果能真正的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那么恭喜你,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wap.

    /107/107661/27982346.html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