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八章,胶东军的配合12。 (第3/4页)
等胡大伟率骑兵旅扑上来的时候,只能在汽车后面望洋兴叹了。 常远知道江强要成立装甲玈,作为全师的突击力量,就等着江强批准了,本来想命令胡大伟把坦克、装甲车、汽车封存上缴的,但考虑到马上要消灭第三十三师团,装甲力量可以让一团的战斗力再上个台阶,也就默许了胡大伟的决定。 其实,在李延年心里,恨不得把第一师全部机械化。这样,在遇到小鬼子重兵集团的时候,就可以正面发起冲击,将小鬼子的攻势彻底碾碎。但是,他也知道暂时不可能,路况这么差,日军的空中力量又那么强大,第一师真要全部机械化的时候,恐怕反而会影响第一师的机动能力。 这不,一接到追歼第三十三师团的命令,胡大伟一马当先,领着一团就上了公路,浩浩荡荡地向新泰方向追了上去。至于一团那些汽车装不下的战士,胡大伟命令他们一律骑马,跟上主力,快速追击。在一团的身后,是二团更加庞大的装甲队伍。 部队出发后,坐在汽车上的胡大伟看着跟在他们后面的二团,兴冲冲地对参谋长王新运说:“怎么样,一团就是一团,永远都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老子已经憋气这么久了,今天总算是把这口气给争回来了!” 王新运知道,一团、二团最终都是要把坦克、装甲车交出去的,师长要成立装甲部队,专门承担战场突击任务。一团是胶东集团军的尖刀,承担的任务要比单纯的装甲团复杂的多,江强是不会让一团把坦克和装甲车留下的,那样会影响一团全方位、全天候作战的。不说别的,如果山地作战,这些铁家伙都派不上用场,江强会让一团老老实实呆在坦克、装甲车里而让其他部队上么?那是不可能的。当然,江强很可能会把汽车集中起来,作为投放一团的运载工具,就象一团早已经驮马化一样,可以提高部队的机动能力。不过,王新运不想在这个时候扫胡大伟的兴,就顺着他的口气说道:“当然,老一营永远都是老一营,一团永远都是一团。” 从二十里堡到清池只有二十多里路,一团半个小时就赶到了。这个时候,日军第三十三师团第213联队的残兵败将们刚刚从开元赶到清池,与214联队留守清池的那个大队会合。 小鬼子此时还没有从遭遇胶东集团军航空大队空中打击的噩梦中醒来,都是一脸惊慌、两支部队一会合,就马上向新泰方向撤退。213联队联队长告诉214联队的大队长秋田,说是他的联队伤亡过半,先行撤退,秋田君的大队看样子未受损失,就拜托担任殿后任务了。 秋田的军衔没有联队长高,加上213联队确实是伤亡惨重,2900人的联队,只剩下一千五、六百人,而且还有许多伤员。随213联队行动的师团搜索队更惨,可能他们骑在马上,目标大,来不及躲入村庄,满编319人的搜索队,现在只剩下了五、六十号人,而且全部成了步兵。 秋田概然应允,愿意担任后卫,掩护部队向师团长所在的韩村集中。鬼子联队长大喜,连客套话都省了,领着队伍就顺着公路向西撤退。 秋田也不傻,知道这个时候留下殿后危险大大的,忙催动部队行动,尾随213联队出了镇子,向西奔逃。 刚出镇子,秋田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回头一看,差点跌到地上。在镇子的西头,出现了一条涌动着的和这深秋初冬的荒草、树叶一样颜色的河流,由西向东滚滚而来。 秋田是久经战阵的军人,他知道,那不是什么河流,而是一支由战车、装甲车、汽车组成的进行了伪装的钢铁队伍队伍。秋田马上下令全大队停止前进,立即建立阵地,架设机枪、掷弹筒和步兵炮,准备阻击。 秋田的反应应该说够快了,但一点用都没有,那是钢铁洪流啊,岂是他一个警备师团的步兵大队能够抵挡的?这里是大平原,没有适合阻击战车攻击的地形,也来不及挖反坦克壕,他们又没有反坦克炮,只能成为滚滚洪流下被碾碎的一只只蚂蚁。 战车、装甲车上的机枪开火了,子弹密集得还真的象流水一样,打的秋天大队的士兵们在地上翻翻滚滚,就象饺子下到烧开了的锅里似的。 胡大伟率领教一团追上秋天大队后,并没有进一步兜截追杀,而是继续前进。这个时候要的是追击速度,应该不停的冲击、冲击。这种战术江强和军事学院都教过多遍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