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上海滩_第四百一十六章,胶东军的配合2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六章,胶东军的配合20, (第2/4页)

么?

    谷寿夫严令泺口守军务必击退胶东军的进攻,命令关龟治中将抽调部队迅速增援泺口,同时电令驻德县日军快速出动,夹击偷袭泺口大桥的胶东军。

    刚刚下达完命令,就又接到了泺口守军报告,称北泺口和泺口黄河大桥失守。谷寿夫一天的好心情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被彻底打消了。他当过日军最精锐的第六师团师团长,知道胶东军先攻击泺口大桥,那是要封堵济南守军向北撤退和断绝北线日军对济南的支援,要瓮中捉鳖。

    谷寿夫不敢怠慢,马上向寺内寿一报告情况,严令驻德县日军务必夺回黄河铁桥。就在这个时候,谷寿夫听到了地动山摇的炮声。小林浅三郎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张嘴就说:“司令官阁下,胶东集团军开始进攻了。他们动用了大规模炮群。从炮声中可以判断,最起码也有三百门以上的野炮、山炮。”

    谷寿夫这下明白了,第107师团、第五师团都是死在了胶东集团军的炮群下。这么强大的炮火,就是他原来的第六师团,如果在野外作战,那也会被胶东集团军炸的灰飞烟灭的。

    谷寿夫强作震惊,呵斥小林浅三郎道:“慌张什么?这济南城城墙坚固,胶东集团军是中国人的军队,江强不会拿这么多大炮轰击济南的。只要天一亮,航空兵机群就可以出动,把江强和他的胶东集团军炸个尸骨无存,他这是来送死。去,给寺内寿一司令官发报,请他督促南北两线援军快速行动。我上城墙看看。”

    谷寿夫上到城墙上面时,第三十四师团师团长关龟治中将已经在那里了。

    见谷寿夫到来,关龟治恭恭敬敬的敬礼,然后指着东面历城方向说道:“司令官阁下请看,车灯把天空都照明了,说明江强的部队有很多的车辆啊!”

    谷寿夫这才明白,自己对江强胶东集团军实力的判断简直错的可笑,光想着按正常步兵行军速度他现在到不了济南,怎么就忘了这家伙到过天津、德州、连云港,还消灭了那么多的皇军部队,一定缴获了许多汽车、胶地板车和战马,他的机动能力恐怕比第六师团还强呢!

    到了这个时候,谷寿夫才意识到,这济南城恐怕有危险了。济南以前叫济南道、岱北道,1929年7月1日才改设济南市。济南城不同于其它城市,是城套城,典型的易守难攻。

    清以前,济南城只是一个有着四个城门的老城,东门叫齐川门,西门叫乐源门,南门叫舜田门,北门叫汇波门即北水门。老城城墙高达12-14米,厚10-12米。每隔70米到100米有一个向外突出4米的炮台(俗称马面),护城河宽五、六米至二、三十米。城门内设有瓮城,所以每个城门都是双城门。

    到了咸丰年间,因城外东、南、西三面住户增加,商业繁荣,兴筑外城。外城城墙周长20公里,为板筑土墙,俗称圩子墙。同治年间,将土墙改筑为石圩子墙,废除了北面土圩,收缩到城墙的西北角与东北角,周长12221米,高5米,基厚5米,顶宽3.3米,沿圩设有炮台14座,垛口3300余个。设圩子门7个:东为永固门,俗称东舍坊门;南为岱安门,俗称南圩子门;西南为永绥门;西为永镇门;西北为济安门,俗称北小门;北为海晏门,俗称菜市圩子门;东北为永靖门。圩子墙外挖有外壕,八米宽,四米深。

    到了清光绪年间,因老城城墙严重影响城内外交通,在明代城墙的基础上四面各增开一个门:在北门以东开垦吉门、在东门以南开巽利门、在南门以西开坤顺门、在西门以北开乾健门。

    到了1904年开辟商埠后,为利于城区与商埠交通,在外城圩子墙增开普利门,民国五年增开磷祥门,齐鲁大学建立后为便利与圩子里的医学院、医院的交通,在南新街南口正对校门处开辟了新建门,30年代初期又在圩子墙东南角开辟了中山门。

    至此,济南城共有19座城门,其中老城八座城门,外城圩子墙十一座城门。

    因1928年济南惨案中东、南、西老城门及瓮城城楼均被日军炮火毁坏,韩复榘主政山东时无力修复且济南另有圩城环护,故索性将三门城楼全部拆除,辟城墙为环城道路。

    炮群发动攻击后,江强率领司令部离开了枣园的胡迪天主教堂,乘汽车前往王舍人庄,在庄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